醫嫁

第248章 後族的選擇

從趙禎的府邸回家,景氏和陳七娘特意找凌青菀。

“蕊孃的婚事,以後咱們再商量,你說不讓她進宮,就不進宮。你可別再教她說些奇奇怪怪的話。”景氏嚴肅警告凌青菀。

凌青菀就笑了:“娘,您是怎麼想通的?”

景氏點了下她的額頭:“你鬼精鬼精的,娘都坳不過你!”

最主要的,還是景氏和陳七娘贊同了凌青菀的話:蕊娘不適合進宮,進宮之後她無法自保。

蕊娘只能嫁到門第簡單的人家,哪怕是大族都不行。

景氏做了這個決定之後,立馬去告訴了紀王妃和小景氏。

紀王妃很失望:“大嫂,我可是一直很喜歡蕊孃的。她是個有福氣的,怎麼您改了主意?”

“她到底身份不同尋常,只怕將來也是麻煩事......”景氏主意堅定。

景氏沒跟紀王妃說過蕊娘是她的女兒,但是蕊娘長得像凌青城,紀王妃以為和凌青城有關,就是和她哥哥有關,沒有疑心到景氏身上。

景氏也不想多提,越少的人知道越好。

小景氏卻贊同景氏:“姐姐,你是蕊孃的母親,你自然是為了孩子好。你考慮妥善了,我沒有異議的。”

景氏突然發現,小景氏很信任她,不管她做什麼決定,小景氏都支援她。

這麼多年,不都是這樣嗎?

原來,不止是蕊娘對凌青菀信任依靠,小景氏也是如此。

景氏有點感動,輕輕拉了下小景氏的手,像小時候一樣。

“你這麼說,我就安心了,要不然總以為毀了孩子的前途。”景氏拉住小景氏的手半晌不放,似乎尋找一點安慰。

這件事,最後是景氏自己想通的,終於覺得眼前那繁華盛景凌家抓不住,還是老實本分過日子要緊。這是最好的結果。

若景氏一意孤行,非要讓蕊娘進宮,難道真的要安簷去違逆她?

安簷以後逢年過節也是要走丈母孃家的!

所以,景氏自己想通了,對大家都好,對安簷和凌青菀更好。

凌青菀鬆了口氣。

“大伯母,這是我給您做的鞋。”蕊娘把一雙鞋子給景氏,笑容嬌憨。

“唉喲,怎麼又給我做鞋?”景氏接了,驚喜交加。

“姐姐說大伯母對我好,疼我!以後,我也對大伯母好!”蕊娘笑道。

景氏摸了摸她的腦袋,心想“菀兒那個鬼精的”,雖然這樣想著,卻也心滿意足。

還有什麼比一家人團聚更要緊的?

這些日子,凌家也比較忙碌。

凌青城準備去揚州,已經萬事俱備,就等著三月初六動身。其實,他那邊很著急,但是凌青城要等凌青菀出閣之後才走。

“捨得嗎?”凌青城這些日子,兩個孩子抱在懷裡,絲毫不在意父不抱子的規矩,左一個右一個,跟摸西瓜似的,心裡美得冒泡,陳七娘就在旁邊笑著調侃他。

“捨不得!”凌青城放下孩子去抱陳七娘。

他們屋子裡,總是歡聲笑語。

凌青城要走馬上任了,心裡一半是躍躍欲試,一半是不忍離別,情緒複雜,陳七娘常就逗逗他,哄他開心。

凌青城能體會出陳七娘的好意,故而將離別的小傷感收斂,整日在家裡和陳七娘、孩子們逗趣。

等他下次回京述職,孩子該週歲了。不過,最多三年,他要麼把孩子和妻子接在身邊,要麼回京。三年前,孩子仍是幼童,不太懂事;等他們到了三四歲,才是剛剛懵懂懂事,最是好玩。

這樣想著,凌青城也不太遺憾。

“桐兒這兩天,在葛氏武館拜了師,這事娘知道嗎?”凌青城悄聲問陳七娘。

他弟弟凌青桐從小就愛玩,特別叛逆。可這幾天不知怎的,收了性子,想走武舉那條路,找了家武館拜師學藝去了。

凌青桐沒有告訴家裡人,還是凌青菀說給凌青城聽的。

“知道。”陳七娘說,“菀兒昨天提了,娘很高興,不過桐兒還是沒影,找不見他的人。”

“你還指望找到他的人?”凌青城笑了,“有點上進心就不錯了,隨他吧。”

凌青城對他弟弟很寬容,總覺得弟弟不容易,家裡的人都和他沒有血親。假如再對他不好,他就孤立無依了,所以凌青城很疼愛他、縱容他。

凌青桐這件事,凌青菀也很滿意。

上次那個契丹女人,讓凌青菀受了些傷,手遭罪了半個月才好,凌青桐很內疚。

他一內疚,就學會了反省。

他告訴凌青菀說:“我前世頗有遺憾,不過二姐說得對,難道活著就是為了彌補遺憾嗎?彌補來彌補去,反而辜負了今生的光陰。”

他能讓有此頓悟,凌青菀鬆了口氣。

所以,凌青菀建議他自己闖分功業,不願意唸書就習武。

他同意去習武了。

因為安簷是武官,將來安置凌青桐很容易。凌青桐活了一輩子,安享晚年,心態很老,惰性比孩子強多了,讓他真的去鑽營,他懶得弄,唯有依仗安簷。

因為活得久了,凌青桐也沒有少年人的自傲,覺得依靠別人丟臉,他反正隨緣,自己舒坦就行。

整個二月,時間過得很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