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一開始言官們做做樣子反對一番,與先帝據理力爭後,便將這件事確定了下來。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先帝時期安安分分不爭不搶的恭親王,在當今聖上繼位在即的時候,竟然被發現他有謀反之心。
原本恭親王還未定罪,但謀反案的證人畏罪自盡,死前遺言稱此事乃恭親王所指使。英國公鄭翰入宮死諫,皇后鄭氏也擺出賢后的模樣,逼皇上給恭親王定罪。
皇上那時候剛剛繼位,朝局正是不穩的時候,眾臣之中多是英國公之人,皇上只得將此案交給英國公主審。
最後恭親王死在東廠大牢,仵作閉著眼睛就說恭親王是自殺,英國公趁機定了恭親王的罪,貶為庶人,便要查封恭親王府。
但是皇上不肯,硬要保下恭親王府的人。
英國公與皇上在朝堂上直接起了衝突,最後皇上堅持留下恭親王府,甚至拿剛剛封燕王的顧執玉出來當擋箭牌。稱太后心疼幼子,想留在身邊,又不好大興土木再在長安建一座府邸,遂準備直接將恭親王府賜給顧執玉。
皇上說得有道理,連太后都親自來證明這確實是她的意思,英國公想著恭親王已除,自然沒有多費周折去與皇上太后再起衝突。
所以這王媽媽,是原先恭親王府的人。
江雲姝有些驚訝,前世她並沒有問這麼多,且恭親王一事諱莫如深,長安城中知道內情的人並不多,知道的也不敢多言,遂前世她知道的其實並不多。甚至於前世對恭親王的很多瞭解,還是從顧執玉口中聽到的。
“皇上保下了你們,王爺又用了你們這麼多年,想來也是辦事利索,能討主子歡心的。”江雲姝想及其中彎彎繞繞,對著王媽媽的誇讚張口就來。
沒有人不愛聽好話,何況這是被新來的主子頭一個誇讚,王媽媽自然是高興,只滿臉堆笑地謝過江雲姝。
“方才問的王媽媽還沒說完,接著說下去吧。”江雲姝微笑著點了頭,抬手接過丫鬟遞來的茶,抿了一口便放在一旁。
王媽媽笑呵呵應了,便接著說下去:“老奴在廚房幹了有七年了,原先是管針線房的。要說調來這大廚房,也是七年前王爺突然發落了原先管大廚房的刁媽媽,才將我這老婆子調去大廚房的。”
王媽媽一說,江雲姝才想起不對來了。
刁媽媽……江雲姝記得,刁媽媽是蘇青青的人,前世幫著蘇青青往她飯菜裡下毒的正是刁媽媽!
明明前世她接手燕王府庶務的時候,管大廚房的是刁媽媽,而王媽媽是管針線房的。
怎麼這一世就變了樣?
江雲姝臉上震驚不已,她想不明白,七年前顧執玉才十二歲,他到底為什麼要發落刁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