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這個世界的快遞和物流,就更是沒有多大的區別了。
如果蘇氏集團有物流基礎的話,那想要發展蘇昱想要的快遞業務,就會方便許多了,比起其他企業來,優勢會更大。
蘇氏集團的物流業務,本身是出於自身的需求,為了節省運輸成本,才會發展物流業務。
一開始的時候,蘇氏集團的物流業務只是為自身服務,但後來,就多了一家白氏集團,隨著投資的越來越大,加上物流行業的發展,慢慢成為一項佔比達到百分之十六的主營業務。
儘管,物流業務在蘇氏集團中,還比不上造紙業務,但其營收也是超過數百億,算是實力雄厚的物流企業了。
關於蘇氏集團的資料,蘇昱是越看越震驚。
之前,他也只是以為蘇氏集團只是一家千億企業,但現在,他才明白蘇氏集團不是一家千億企業那麼簡單,其估值早就已經超過一千億元了。
在兩年前,就有一家巨頭企業,想要完全收購蘇氏集團的股份,儘管當時並沒有成功,但這家企業給出的報價是4000億元,這也就代表蘇氏集團在兩年前的估值,就已經達到了4000億元。
這兩年來,蘇氏集團的業績沒有降低,反而越來越好,營收和利潤都上升很快,整體發展處於非常健康的狀態。
所以,蘇氏集團在兩年後的今天,其估值是隻高不低,少說漲個幾百億是沒有問題的。
要知道,蘇氏集團的最大股東就是蘇文元和白令月,前者擁有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後者擁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兩人的股份就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五。
而且,其餘的股份中,有百分之十二的股份是屬於白氏集團的,另外百分之三的股份,作為公司員工的福利,但只有分紅權,而且是不可出售的,這百分之三的股份也是相當於在蘇文元和白令月的手中。
所以說,蘇氏集團就只有百分之十二的股份在外面,也就是被白氏集團所擁有,但白氏集團也不是外人。
因為,白氏集團就是白令月的孃家,也就是蘇昱的外公所掌控的,而蘇氏集團同樣擁有白氏集團百分之五的股份。
從這些股份的歸屬權來看,蘇氏集團基本上就是屬於蘇文元和白令月的。
不說白氏集團的百分之十二的股份,就單單是蘇文元和白令月手中的股份,那按照最低估值來算,也是超過三千億的。
在看完這些資料後,蘇昱才明白自己現在的身份,到底有多高的含金量。
只要他順風順水,不會半路撲街的話,那未來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繼承到這超過三千億的家產,這還僅僅只是蘇氏集團的資產,還不知道蘇文元和白令月有沒有其他資產的。
直到這一刻,蘇昱才知道自己的命有多值錢了,那是最少值三千億的。
而且,他覺得如果自己的計劃成功的話,那蘇氏集團就會再次水漲船高,那他這條命就不止三千億元,而是超過五千億,都是大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