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50年代開始

第1章 唐根生

1955年,11月25,禮拜五。

唐根生來到這個世界的第71天。

窗外,白雪皚皚的景色灑脫的遠去,化作一片片倒影。

繚繞的二手菸霧被門縫滲進來的冷風吹散在耳畔。

相比曾經60一包的中支中華,現在唐根生還能抽華子,哪怕沒有過濾嘴,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三根手指扮成的骨肉手槍緩緩抬起,以60度斜角佯裝007。

菸屁股還沒燒著手指,可以再嘬上一口。

今兒是他升職加薪的好日子。

雖然他才剛剛年滿18歲。

即便他入職還不滿兩個月。

哪怕他此刻還依舊在返程列車的工作崗位上。

可他已經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列車餐車組大師傅了。

新國初建,百廢待興,鐵路餐車剛剛起步。

首批21型餐車去年生產,今年年中剛剛投入使用,餐車廚師的未來前景還不被大眾認知。

即便是鐵老大當面,想要從生意興隆的知名大飯店招募廚師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唐根生彼時很優秀。

別看他年歲最小,卻是大廚曲師傅的兒徒,是五位師兄弟中第二位被允許掌勺的徒弟。

起步就是四號灶。

這架勢,堪稱萃華樓新生代第一的掌勺師傅。

然而不久後,唐根生走了一步‘昏招’。

出走萃華樓,投入鐵道部下屬京城鐵路局旅行服務所的懷抱。

從八大樓之首換成頂破天二級餐館的火車餐車。

被絕大部分人,特別是行內人所不理解。

師傅曲大廚因此病了一場。

他倒不是埋怨唐根生跳槽,只是覺得命運對根生太針對,讓徒弟攤上那樣一個家庭。

感嘆兒徒大好的前程被家庭拖了後腿,毀於一旦。

唐根生成了第一批餐車廚師之一。

也是最年輕、手裡最有‘硬貨’的師傅。

鐵老大千金買馬骨,結合社會福利事業管理局和第三商業局的研究草案,對比萃華樓傳統的拆賬、分紅收入情況,給唐根生釐定一級技術廚師的標準。

月薪155.5元。

其中112.5元是工資,43元是補貼。

實際上,這個工資對唐根生而言,降低了不少。

他跳槽前以四號灶臺掌勺師傅工作了半年多,平均月薪是170多萬(舊幣,1萬等於1塊)。

降薪並沒有影響唐根生同志的發揮。

踏上工作崗位兩個月不到,無論他精湛的傳統做菜手藝,還是他對於邊角料充分利用做出的創意菜品,都讓整個列車組驚豔。

進而渲染到鐵路系統內部,和那些一直關注鐵路部餐車的小圈子裡。

特別是後者,對儲備量和保鮮程度負擔都很嚴重的當下,其幫助不亞於能扯了蛋的大跨步。

再加上他在第二次工作‘發明研製’了茶爐外接蒸汽管連線飯鍋蒸米飯的便捷做飯方式。

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大幅度提高了狹小餐車廚房的效率以及利用率……

唐根生,將會在下一趟出車時,接管整個12/13次列車餐車組。

組長每月再額外加5塊錢津貼。

獎金也會是大大的有。

“根生?”

“根生!”

後面突然一陣喊,衝過來一個姑娘。

個頭不高,一根大麻花辮子,頭戴無簷布制軟帽,穿著雙排扣式的藍色棉華達呢,黑青色金屬銅紐扣很惹眼。

唐根生回過頭,俯視著對方。

李苗苗,餐車送餐員,也負責給乘客添水。

這時候的列車供水不是免費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