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50年代開始

第18章 唐老大

第二日,晨。

唐根生剛剛忙完早飯,跑車廂連線口抽根華子緩口氣。

仗著年輕一個人做兩個人的飯,比分飾兩角還要累,超過了唐根生最初的設想。

他一邊抽菸一邊琢磨,是時候把預製菜的經驗提前拿出來了。

還要再培養個專職打下手的。

孫雪峰就挺合適,看著蒸飯鍋時,也不耽誤繼續幫把手。

再這麼硬扛,唐根生怕自己徹底累死。

正琢磨著呢,後面來人了。

“老大,意見簿用完了,好些乘客排著隊要給咱們寫意見呢,現在怎麼辦?”

李苗苗邁著小碎步過來請示。

餐車早飯免費供應大米稀粥的舉措,得到了一致讚揚。

這個時代的人們很可愛,不吝嗇讚美之詞,甚至喜歡大書特書。

或許也跟這一時間段能夠坐火車的都是官員、文人以及名流人士有關。

只要你的本意是好的,輸出的方式和結果都有利於大家,便不會被忽視。

你為人人,人人為你。

唐根生吐了一口菸圈。

“先這樣吧,等到了瀋陽站,讓雪峰跟後勤多申請兩本。”

李苗苗眉梢一直掛著笑。

意見簿清一色都是讚美誇獎,都到了盛不下的地步了。

她身為餐車組一員,也是與有榮焉。

這個月的獎勵,絕對少不了。

她前天逛百貨大樓看到了一雙棕色的長筒高跟小馬靴。

只要獎金多多,她就能將其拿下。

穿著小馬靴在唐老大面前,必須得讓唐老大看直了眼。

李苗苗心心念著,嘴角有‘得逞’的笑。

僅僅一個來小時,‘唐老大’這個稱呼便替代了唐餐車長。

前者更顯親近,也有著對唐根生實力的認可。

自從他昨晚幹部餐秀了一番表現。

然後在今晨早飯期間,又一人擺平二十多份小炒菜。

這個高效的菜餚出品,佔據了整個點小炒菜的三分之二。

關鍵色香味都沒得挑剔,餐車內的誇讚聲從唐根生手中的小炒菜端出去,此起彼伏,幾乎就沒斷過。

有那麼一陣子,他操作兩個灶上的大鐵鍋左右顛勺,外面還響起了一連串掌聲……

估計是被哪幾位熱心的乘客觀摩宣傳以及帶動了。

唐根生沒想過這種設計。

但既然能出現,也非常絕妙。

證明了他的技藝精湛,深得乘客喜歡,更是一種政績和業績的雙重填充。

他的操作不僅得到了外行乘客們的欣賞,也徹底征服了餐車組一應同志。

包括同行劉學軍廚師和何大明廚師。

對於有真本事的人,年齡不是低頭的阻礙。

他們雖然年長也不會不服氣。

‘唐老大’這個外號,就是經由廚師劉學軍之口發起的呢。

聲貫餐車廂,聲音很從心。

9點20分抵達瀋陽火車站。

列車會在這裡停靠12個小時。

期間乘務組人員需要清理車廂,然後休整,等晚上21點35分發車返程。

餐車組的工作相對更加繁忙。

從八點四十左右開始清點餐車。

12個卡座的壓臺匣,桌布,擺桌的酒水,四十八個座位和地面的清潔。

180個鋁製飯盒從整列火車車廂內陸續回收。

收回清洗,對壓扁或者起毛邊的飯盒捶打、磨砂,留待下一趟繼續使用。

等忙完所有的工作,已經到了午飯時間。

去食堂吃飯。

有四-五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