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50年代開始

第8章 關於這個院子……

唐根生掐斷了該死的購買慾,回到院子時,最後一包煤球都卸完了。

“根生啊,剛才沒見著你人,我就把炭給你堆西牆根了,回頭你扯個雨布蓋一下。”

板爺耿邵兵,唐根生一直喊耿叔。

“嘿,謝謝您啦耿叔,我剛好也打算放西牆的,您辛苦,來根菸……”

唐根生熱絡的又遞上一根哈德門。

耿叔笑的很矜持,嘴角咧開剛夠著耳朵根。

上面那根哈德門還夾在上面沒捨得抽呢。

唐根生當沒瞧見,掏出洋火划著了,耿叔趕緊捧著手遮風把煙點上。

沒一會兒,兩輛板車也都來到了前院。

五個臺階的高度,還有垂花門那邊的寬度……

板爺的服務意識可比幾十年後好太多了。

“您辛苦,來根菸緩緩再卸吧。不著急。”

唐根生繼續散煙。

他搬新家,這算是與民同慶。

回頭還打算招待師兄弟和同事們來溫溫窩呢。

“不用,不用,咱倆住一個院裡,我就前面倒座房,中間那戶。”

拉八仙桌的中年漢子笑的很真誠,他也是後發先至第一個把板車推進院子的那個。

供銷社裝的第一輛板車,倒是落在了後面。

難怪呢,以後都是街坊鄰居了。

要知道這位車子上幾乎都是大件,可比後面那輛車重多了。

板爺這個行當其實也都是各有各的隊伍,各有各的片區,耿叔跟他們不是很熟,但也沒走。

事趕事碰到了,自然不吝嗇多耗一把子力氣。

畢竟是住在一起好幾年的鄰居。

最重的一口大粗甕側轉進了月亮門,最後放在了屋門西側。

鄰居劉嬸兒拿了一把鐵鍁,唐根生把剛從麻袋裡倒出來的塊煤往旁邊堆了堆,讓出來個放甕的空隙。

“這甕先別接滿水,用刷子刷兩遍,得等溫度適應了再倒水,要不然就得凍裂。”

“曉得了,謝謝達子叔。”

倒座房中間的板爺介紹說姓阮,阮小二的阮,劉嬸兒喊他達子,唐根生便喊達子叔。

論生活常識,十個唐根生也不如這群老街坊。

可笑張經興一家子毫無徵兆的就讓自己分家單過,還那麼放心。

可真是搞笑啊。

送走了眾人,唐根生趁別人不注意,把小半包哈德門塞給了耿叔。

以後再接觸的機會,恐怕沒多少了。

唐根生覺得如無必要,基本告別再去張經興面前逛悠了。

但耿叔確實對他搬家有實質性的幫助,必須要表達謝意。

唐根生從來不是個忘恩負義的人,他講究有恩必報,有怨,也絕不忘。

重新回到跨院,唐根生開始收拾堆在外間屋的東西。

也要記錄家中還缺少的傢俱和物件。

爐子先動手裝上,不然晚上太冷,怕是扛不過去。

八仙桌擺在東牆靠南,發現西牆可以弄個櫥櫃,再留出門後位置掛衣服……記錄上。

南邊窗戶下面也有兩米多,沒法買成品,得量尺寸,然後打個專門的轉角櫃。

東牆和拐角放暖壺,茶盤,裡面放日常的茶葉、瓜果等物,南牆靠門就當個鞋櫃。

西牆門後可以放簸箕和掃帚,忘記買了,明天從營造廠訂櫃子回來,還得順便去供銷社一趟。

唐根生一邊思索,一邊記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