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50年代開始

第6章 正經儀式很重要

張康來是替老爹張經興打鋪墊來的。

唐根生覺得白瞎了自己一根菸。

“也是一間半的屋子,你一個人住很寬敞,以後娶媳婦也夠。”

“……是個西跨院,門前有個二十來平,翻了磚頭開春就能種點蔬菜啥的……”

“回頭我找人要些好種子給你送去……”

以上,是繼母和異父異母的親大哥你一言我一語說的。

聽著很像是安慰唐根生的話。

老爹張經興從裡屋走出來。

唐根生剛才聽到屋裡六鬥櫃的拖拉聲了。

果然——

張經興面上古波無驚,擺出了傳統大家長的威嚴。

“這些錢和票你拿著,蜂窩煤和塊煤下午我讓人給你拉過去,煤球也再給你一車。”

唐根生沒想到便宜親爹竟然還會往外拿錢。

這倒是有些意外了。

拿起錢和票看了看。

錢並不多,只有區區十張大黑十。

100塊看似不少,可這裡面有唐根生貢獻的兩個月工資70塊錢。

還不算唐根生過去在萃華樓的工資和分紅。

票很新,估計也是票證制度才剛剛實施沒幾個月,流通不久的關係。

糧票、食油票、棉布、棉絮和煤油票都有。

這個時代,買肉、買糖還不需要票。

穿越前唐根生也看過不少年代文,真正來到這裡才發現,有好些似是而非的知識點。

唐根生不僅是不瞭解這個時代,還被很多網路年代文給帶跑偏了。

這個時代對於家族傳承非常重視,儀式和形式都很重要。

所謂分家單過,父輩一定要有家產分出的。

要不然,旁人總會說三道四。

張經興自不會在這方面落下把柄。

他打心眼裡瞧不上唐根生。

聽到他的名字,特別是姓,就下意識的煩躁。

不入老張家族譜的孩子,代表了當年自己的落魄和心酸,是插在心口窩的一根刺。

張經興這段時間也有默默觀察二小子的變化。

抽菸抽中華,一包頂別人三五包,喝酒也是汾酒,像是散酒拿不出手……

這種大手大腳的性子,絕對是遺傳了唐家的闊氣。

但唐根生有個屁的底蘊,這麼吃喝下去,早晚得敗光家業。

提前分了也好,省的以後出了問題連累到張家。

可能是瞧見唐根生拿了錢票後沒有提出異議,張經興也是偷偷鬆了一口氣。

“老大,去街道辦看誰有空,請人來家一趟做個見證人……”

北新橋街道辦就在東四北小街的北邊不遠,出門往北走,過幾個衚衕口,一拐彎就到。

來回不過一刻鐘。

這還包括了根街道辦那邊解釋,以及往返雪地路滑走不快等因素。

街道辦過來的是個熱心青年,姓李,從進屋起臉上洋溢著的燦爛親切的笑容就沒落下過。

很有時代特色。

也非常有耐性。

唐根生很佩服這種人。

因為他其實瞧出了好幾次李幹事眼底對自家老爹張經興的情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