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所在的九回宗,變化很大,廣袤的九回宗大地上,雨後春筍般冒出幾十座大城,無數小鎮。每座大城都有一個道生當初設想的牌牌,書寫著九條九回宗規。
每座城人流如織,秩序井然,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們不時迸濺出思想智慧的火花,頗有春秋之風。牌牌下方常年聚集著大量人群,販夫、走卒時不時加入爭論幾句。千奇百怪的研究成果、發明創造,讓偶爾遊歷的道生,幾疑回到地球科技文明時代,並且給了他很多啟示。
大城生活的人們,幸福指數特別高,所有人的行為習慣、九回道德觀都已成形。若想蠅營狗苟,巧取豪奪,那個‘牌牌’從未出錯,絕不手軟。該殺的殺了,該廢的廢了。有不要命的鋌而走險,下場只有一個,在牌牌下方哀嚎求死千年。
自由、幸福需要強權維護;法並非越多越細的好,關鍵在於法的公正、嚴明。這些都是九回宗的功勞。
道生很佩服月影樓宗主,將他當初的基本法典立為宗規,而不是城規。宗規針對九回宗的所有人:凡人、修士。並沒有讓修士凌駕於凡人之上,成為高高在上的統治者,這才讓所有人有了敬畏,然後有了情懷,有了理想,有了追求。
敬畏是根本,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地域,如果沒了敬畏,便沒了秩序,便沒了一切。敬畏的物件,必須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精神依靠,是一種真實的希望,能撐起每個人心裡的那片天。它不能具像,不能是一個人,人是要死的。一時的權力、實力、思想、智慧只代表屬於他的那個時代,代表不了永恆。想要長治久安,讓不斷輪迴的“生命”,獲得屬於“生命”的東西,唯有規則,永恆不變的規則。
生命只有在權力之下敬畏規則,而不是去敬畏一時的利益、權力、修為……人一旦敬畏不斷變化的東西,肯定會失去對不變規則的敬畏。道生思索他理想的國度,一旦條件成熟,他的理想國度是什麼樣子?他覺得只能讓規則成為國度的敬畏。
九回宗門更加欣欣向榮。三千年增加了多少修士?出現了多少天才!月宗主心裡有數。九回山脈不再冷清,九回山脈的入口,有陣法護持,有修士把守。九回兩個大字,被法陣神通加持後,金光閃閃,九回九曲冀,九冀九曲回的意韻在其中流轉。
三千年過去,道生修為依舊停留在至聖境圓滿,不過第二個九也已圓滿,已進入第三個九的修煉。玄陽劍訣前五招勉強大成,第六招限於修為,只能算是入門。凡笛已經入凡,南飛雁顯得很神異,玄陽劍的生機隱晦。道生外表沒有變化,依然不醜不俊,不帥不衰,但他清楚,他每一個九謎單位內,隱藏了何等滂沱的生機。九謎如謎,深如無底,絲毫沒有吃飽的覺悟。粒子空間也沒吃飽,更別說種子光團,種子光團始終沒有給道生哪怕半個甜棗。
還有兩千年,至少還有二十次機會,盡最大努力吧。
道生清楚了二十七宗門、八十一家族的由來。
他見識過神荒,見識過小塔,見識過逃逸的宮殿,對二十七宗門的來歷,並沒有特別驚訝。宗門隱密記載,下仙界所在的生命大陸、二十七宗門所在的九塊生命大陸,是他們一位大能先祖遊歷虛空時發現。發現時都處於原始的低階狀態。大能先祖為了悟道悟法,讓八十一個分身去所謂的下仙界,建立了八十一家族。無盡歲月後,八十一分身隨老祖消失,為了不讓下仙界混亂無序,派了冥修、仙修、靈脩、道修、人修、魔修、佛修、蟲修、妖修各三名弟子,於現在的九塊大陸,建立了二十七宗門,二十七宗門維持著八十一個家族的繁衍。
老祖的本意是為他將來培養真正的人才,後來,老祖失去聯絡,二十七個弟子先後踏上尋師的路途,一去同樣杳無音信。
二十七宗門歷代以尋祖為目標,無盡歲月,沒有尋到前輩們的絲毫蹤跡,過程中卻找到了中界。據聞中界是真正的無邊無際,強者無數。
二十七宗門試圖透過中界作為跳板打探訊息,尋覓前輩們的去向。可是他們只能在中界艱難立足。由於層級太低,沒有探聽到任何相關資訊。他們知道若不能在中界開啟局面,獲取資源,獲得強大的實力,無垠虛空尋祖,只能是不太美好的願望。於是無奈暫時放棄尋祖的打算,專心培養輸送天才去中界闖蕩。可歲月終究是一把殺豬刀,殺的不單是他們送過去的天才,一刀一刀同時斬掉的是宗門尋祖的希望。宗門內所有知道隱情,又滿懷希望的修士,正一步一步走向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