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玄陽

第96章 渺渺飛飛南行雁

上離大淵內,經過一番熱烈又激烈的討論,定下了先後順序:首先悟光影,其次重煉飛舟,然後返回白家幫助他們弄一些保命的陣法。若時間富餘,再研究修行方面的感悟。

之所以選擇先感悟光影原理,三人都覺得在參悟飛舟結構,與飛舟法陣及其組合的過程中,收穫很大。雙修的狀態下,參悟光影難度小了很多,萬一從光影原理中,掏出點神妙實用的物件,應用於飛行法寶,飛行法寶的效能將大大增強,若宗門飛舟出現意外,三人在不分散的情況下,保命機率會大幅提升。

飛舟法陣非常完美,內外法陣圓通流暢。但與光影比較,還相差十萬八千里,它不但可以透過點、面,對光進行反射折射,還可以對能量進行反射、折射,且不斷增強。修士在光影內的行動自如,唯一的缺點是千萬不能從光影外部攻擊。

道生的神魂非常強大,幾千年的修煉,現在更強。沒有標準比對,他自己也不清楚到了什麼程度。絮飛飛兮渺的神魂,跟道生的神魂屬性一樣,與這一界的修士也沒有可比性。但跟宗令爭奪時相比,他們強的不是一星半點。神識自然水漲船高。兮渺現在沒了本能的抗拒,三人試探著將神魂神識連成一體,因為完整的光影,複製在他們三人的神識中。

道生絮飛飛不必細說,道生與兮渺差不多萬年的夫妻,傾心相愛,都有了完全的信任。僅僅三次,完整的光影,就出現在他們的神識之內。

此時的光影,與宗令爭奪遇到的光影,於他們三人有了不同的感覺。此時的光影僅僅只是仿品,光影內部的精微變化,他們感知得更加清楚。但他們不得不目瞪口呆:獅子咬刺蝟,無從下口。無窮無盡的光線、能量流,毫無規律地來回亂竄,比亂麻更亂麻。這不是大海撈針,簡直是大海里撈一顆雨珠。三人神識交流,先定格一個畫面,所有線條一目瞭然,無比輕鬆,然後以特慢的鏡頭,一個個回放。百多年後,他們無奈放棄自以為聰明的辦法,光影的光與能量流的速度太快,以這種方式慢放,別說千年,十萬年都不一定能放結束。關鍵是慢放過程中,他們找不到丁點光與能量執行的規律。

最終兮渺提議,既然是一團亂麻,不妨耐心的一條條地清理。到了這個地步,只好死馬當作活馬醫。三人各以神識附著一線跟隨,十年過去,三人同時嘆了口氣,很理解的相互打量、安慰。他們找對了方向不錯,但是整整十年,他們才各自跟蹤完成一條光線的運動軌跡,一束光線有多少條?一條光線直射一個面後又變成了一束,無數面的反射折射後又有多少條?這種超幾何倍數的增漲,何時才是個頭?還有能量流呢?還有無盡的點線的交叉影響呢?理清一條線的運動軌跡,就算十年,他們現在的修為,能活多少個十年?呵呵個玄,嘿嘿個奇!三人知道他們目前沒有能力參悟這個怪傢伙,從中掏點好物件的希望泡湯。可是命還得保,宗門宗主們拿他們的命當肉包子,只能自己加倍珍惜。

宗門飛舟不能用上千面原理,不代表他們融入千面的飛行法寶,不能用宗門飛舟的結構與法陣。

九回宗主曾經問過道生,就是想讓他的千面與飛舟結合。並非道生有意留手,千面確實不能用在宗門飛舟上。大型飛舟結構的設計,可以收縮、變換形態,千面只適用於固定形態,僅可變換大小。如果強加千面,會破壞宗門飛舟的整體結構,法陣也得改變,呵呵個玄。“我這一輩子不用修煉了嗎?最後還不一定弄出個更好的東西,我有那麼傻嗎?”但是借鑑宗門飛舟結構與法陣,用於他們的飛行戰鬥法寶,卻百分之百可行。

南飛雁、五彩仙瞳蝶、不渝的主體材料,高過宗門飛舟不知多少倍。後來又加入不少諸如浩天神泥,五行煙玉柳之類的高階貨色。他們現在手裡又多了銅精、通靈銅精、火靈玉、化靈火靈玉。他們的飛行法寶無需改變外形,只需在內部設計上,借鑑飛舟結構即可。關鍵是法陣,宗門飛舟的法陣幾近完美,聚、吸、轉、合、散、分、化,讓材料一般的飛舟,受力大增,若加上千面,以三人飛行法寶的材質,道生估計就是遇到曾經讓他粉身碎骨的黑幕,都有保命的可能。

三人最終確定了飛行法寶的結構設計。兮渺有小蝶,絮飛飛有蘭米,她們放棄了蝴蝶的外觀,與南飛雁統一。蝴蝶外形雖然好看,作為飛行戰鬥兩用法寶,飛梭形態妙用更多。主要是飛舟法陣在蝴蝶形態下,沒辦法完美的運用。內部採用飛舟內艙的設計,千面依附體表,覆蓋九謎結構,九謎之內完全採用飛舟法陣。

他們的飛行法寶體量小,瞬間受力極限低。但若與九謎相連,九謎結構穩定,承受力高,再經過飛舟法陣轉換、吸收、聚合,飛行法寶的瞬間受力極限,提高至少十倍以上。即便受到連續的極限衝擊,只要轉換通道沒有瓶頸,只要不超過材料的耐受極限,飛行法寶的速度與攻擊力度,在外力的作用下,理論上可以無限疊加。飛行法寶內部的修士,不會受到外部力量的衝擊。

無數次分析、推演、討論以後,統一了設計結構與法陣,材料選取火靈玉與化靈火靈玉。它們的硬度、韌性與銅精差不多,但火靈玉對高溫與極寒的耐受性更強。化靈火靈玉比通靈銅精的靈性更足。

法陣太過繁雜,他們採用煉製飛舟的方式,以千面為單位,獨立煉製成若干單元,最後組裝成形、回爐。

沒有爭議,先從道生的南飛雁開始試驗。分解材料,抹除以前的所有法陣。溶入新材料,煉製成若干千面單元。三人分工合作,由於體積小,每一個單元,三人都可以獨立操作,也正是由於體積小,刻劃法陣的難度增加。但以三人目前的神魂強度,仍可輕易完成。相臨單元的連線,成了道生的美差。

為了融合飛舟法陣,原來只有三千左右的面,增加了十倍。他們神魂、神識雖然強悍,但為了保證每一個法陣的完美無瑕,煉製每一個千面單元前,三人都將神魂神識恢復到巔峰狀態,才重新開始煉製。

千面始於線性,現在融合了修界的法陣原理,吸收、轉化能量的能力,比以前提升了幾十倍。再加上九謎本身就是結構相當穩定的陣法,它每一個單元的容量都很高,形成完整九謎後的容量,不是幾何倍數的提升,是幾何倍數呈梯級跳躍式的提升。九謎之下,才是完整的飛舟法陣,九謎盛滿後的能量,會流入飛舟法陣內。三人考慮到對能量的充分利用,在九謎與飛舟法陣之間,新增了無數迴環的渠道。如此一來,千面吸收轉換的能量,借道九謎優先進入飛舟法陣,當飛舟法陣能量過剩時,回流進入九謎。這樣即保證了飛行法寶的動力,同時因為沒有能量在法陣內的多餘堆積,法陣的承受能力幾乎沒有極限,前提是九謎不被破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