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第928章 開啟新世界大門的鑰匙

嗚咽的風捲過撒馬爾罕城焦黑的骨架,捲起細密的灰燼,如同降下了一場綿延不絕的、寂滅的黑雪。

那座曾吞噬了無數生命的恐怖熔爐,終是在耗盡了所有可燃之物後,漸次熄滅了猙獰的火舌,只餘下扭曲的斷壁殘垣、如同融化蠟燭般癱軟坍塌的箭塔基座、以及被高溫煅燒得琉璃化的焦黑地面。

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焦糊、硫磺與血肉焚燒後殘留的惡臭,混雜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萬物歸於死寂的蒼涼。

徐達率領數十萬軍民,除了劫後餘生的大明精銳之外,還包括數量更多的撒馬爾罕平民,按照固定的次序,站在這座已經被燒成白地的雄城之外,望著曾經繁華熱鬧的城池街道,心中各自有不同的複雜情緒。

斷龍石落下時那驚天動地的巨響與眼前滿目瘡痍的景象,如同最深的烙印,刻在了每一個倖存者的魂魄深處,每一次呼吸都帶著劫後餘生的戰慄和對逝者的悲愴。

威嚴的馬蹄聲踏碎了這片死寂。是大明的旗幟,依舊昂然挺立,儘管旗幟邊緣也被燎得焦黑捲曲。徐達,這位如磐石般堅韌的西征主帥,面色沉凝如鐵,在親兵的簇擁下,策馬緩緩駛入那座仍在呻吟、冒著滾滾餘煙的巨城廢墟。

昔日繁華的街巷已化為一片片觸目驚心的空曠焦土,只有幾根倔強的、未被完全焚燬的巨大石柱,如同巨獸的肋骨,歪斜地支向被濃煙染成灰暗色調的天穹。

融化的銅鐘、鐵器在地面凝結成一灘灘奇形怪狀的金屬琥珀,反射著冰冷的光。

焦炭般蜷縮的屍骸隨處可見,分不清是明軍、帖木兒士兵,抑或是城中的平民,每一步踏下,靴底都沾滿厚厚一層細膩的骨灰與焦土,發出令人心頭沉悶的咯吱聲響。

“大帥,城內火患已基本熄滅,無復燃之兆,但餘熱尚熾,部分割槽域高溫難近。”一名負責清理前哨的偏將上前稟報,嗓音因吸入煙塵而異常沙啞。

徐達微微頷首,鷹隼般的目光掃過這片巨大的墳場:“標記尚可清理的區域,組織輕傷將士,優先清理主街通道,搜尋遇難袍澤遺體……厚葬之。另,傳令隨軍民夫營,自城外沙丘開採潔淨沙土,準備覆蓋焦灼之地,以防時疫!”

他的聲音並不洪亮,卻帶著不容置疑的鐵血意志,在這片死地中播下第一顆秩序重建的種子。

很快,倖存的大明將士與撒馬爾罕的民眾開始行動起來。

最初的麻木和悲痛漸漸被一種劫後求生的本能、以及對這支仁義之師的信任所替代。

青壯年男人們默默拿起簡陋的工具,跟隨明軍的指引,清理瓦礫,婦孺則幫忙分發飲水、照料傷者。

雖然語言不通,但無聲的協作在焦黑的城池裡鋪展開來。

當一面象徵秩序的大明旗幟在尚未倒塌的殘破東城門前重新豎起時,人群中爆發出一陣低低的、充滿了疲憊卻又不甘沉淪的呼喝。

撒馬爾罕城,這座古老的絲路明珠,正從死亡的火獄中掙扎著抬起頭,發出新生的第一聲嗚咽。

數日後,一隊風塵僕僕的快馬自東方的地平線疾馳而來。為首者身著象徵工部最高階別的紫色官袍,眉宇間飽經風霜卻難掩極度的亢奮,正是接到八百里加急、星夜兼程趕來的工部侍郎——楊開天。

到今年,楊開天也還不足二十歲!

這位大明歷史上最年輕的工部侍郎,一路上見多了荒漠焦土,以及沿途正在緊張建立崗哨的明軍,對這場戰事已經有了些大致的腦補。

但是當這支馬隊終於抵達撒馬爾罕城,遙遙望見這座宛若一塊巨大黑色瘡疤的城池,楊開天還是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