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君傳紀

第351章 可汗毀星殿與碑林

“這種事情,原本由祭司定奪,不容置喙......”鄭則士剛剛開了口,就被君王擺手打斷了。

“舅母一家,一門三星君,出於權衡之考量,前些年這才不得不與鄭家疏遠了。外戚干政專權,一直以來都是君王大忌,這個自然無需多說。”西風國君坦言道:“但是,如果西風星殿以此為要挾,要將當年白馬鎮一事束之高閣,那麼.......一切免談!好不容量找回了那小子,待他一旦從大裂谷試煉歸來,我便會將他招至軍中,再待他在邊疆熬個三五載,建功立業了便外放,使其巡狩一方。只要西風星殿仍在我西風國疆域之內,當年之事便終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平步青雲,恐怕不是那小子的志向。”鄭則士不置可否,說道:“至於星神殿的態度,要等......要看蠻族可汗在狼居胥山星殿祭天之後的舉止動向。”

內史大人看了看長案上的那一件鎮紙樣式的永字傳訊儀,上面的飾紋華燈初上一般亮起,幾個白文依次浮現出來,顯然正在傳遞某種資訊。這種用於傳遞隱秘資訊的紋器,自然不可能長篇大論,其中每一個白文,白文與白文之間的組合、排序,都是代表著特定內容資訊的。

“蠻族可汗於狼居胥山祭天之後,施展一線天錘之功法,將狼居胥山星殿以及碑林完全摧毀。”內史大人面無表情的將資訊解讀出來。

搗毀星殿或許不難,但是摧毀碑林則只能說明可汗的一線天錘功法多半已經達至大圓滿境界了!結束閉關的可汗透過此舉廣而告之天下,這幾乎可以視為是向南面的絕代雙驕發出的戰鬥檄文!

“蠻族可汗這樣做,無疑是破釜沉舟,不給蠻族留任何轉圜的餘地。”魯老神情複雜的說道:“如此一來,星神殿必然會動員祭司北上助陣,回應蠻族可汗的挑釁。觀星樓與南楚國實為一體,樓主之態度將決定國君之態度,將決定南楚國是否參戰。”

“雖然蠻族從來也沒有將星神殿放在眼中,但是祭天而不入星殿,已經完全否認了星神殿在蠻族教派當中的法理地位,推翻了當年與千古一帝的盟約......”鄭則士面色凝重,說道:“而後更是直接將狼居胥山星殿以及七國星殿贈送的巨石碑林完全摧毀.......這個訊號除了表明要向星落大陸正式全面開戰之外,也說明了可汗現在的一線天錘功法理應已經達到了大圓滿境界!如果蠻族的戰備是從半年前封鎖雪原就已經暗中開始了的話,至少其他的錘星尊多少已經得到可汗的指點,境界多半已經有了大幅的提升。”

魯老、內史魏老、鄭則士三人說完之後心有靈犀一般選擇了沉默不語。

“後晉國連年遭遇旱澇災害,國力大損,民不聊生,軍心渙散。我西風國上下用心佈局半年之久,用了增兵減灶之計,正準備將後晉國一鼓而下,拿下西橋北口.......”西風國君扼腕嘆息道:“蠻族偏偏挑了這麼一個時機南下。如果我們仍然強行吞併後晉國,最終有可能會為他人做了嫁衣!”

“去年的毒草之計,為西風國留下了足夠的緩衝區域。整個秋季並沒有燒荒,正是為了防禦蠻騎再次寇邊,至少能夠拖慢蠻騎的行軍速度。”內史魏老在長案上的獸皮堪輿圖之上大致比劃了一番,又說道:“去年長城殺俘,數萬蠻族人頭落地,至少殺得蠻族膽寒了。換作我是可汗的話,理應會選幾顆軟柿子去捏,而不是在我們西風國這裡再碰一次頭破血流。”

“吾王,我同意魏老的觀點。”魯老附議道:“一動不如一靜。靜觀其變即可。”

“鄭郞中,你也是持相同觀點麼?”西風國君轉頭看向鄭則士,問了一句。

“有些事情因為時常發生,因此常常會被忽略。譬如說日出日落......”鄭則士轉頭看向南方,又說道:“須知星落大陸之上也有天狗食日之時。”

西風國君聞絃歌知雅意,敏銳的察覺到了鄭則士試圖想要隱晦表達的擔憂,沉吟道:“大裂谷的東塔、西塔每日都是有獸騎八百里加急向南北兩岸傳遞最新戰況,再由永字傳訊儀回報,目前來說一切情況仍屬正常。”

“或許是我多慮了。”鄭則士搖頭喃喃道:“除此之外,我也想不到其他的可能性了。”

.......

西風國、北趙國、燕遼國、東海國,並稱北方四國,這當中其實東海國與北疆完全不接壤,算是七國當中第二安全的國家。而南楚國之北,北方四國以南,還有兩個國家,分別是後晉國、泰山國,這兩個國家算是被各國所環繞的四戰之地。

若是論星落大陸最為安全的國家,當屬扼守在東橋北口的泰山國。泰山國雖然只有一郡之地,兵微將寡,但是泰山國有不器坊,號稱天下器陣之鼻祖。泰山國位於南楚國、後晉國、北趙國以及東海的四圍當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