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之中又裝了一波逼,李巖默默感嘆,自己被老王他們三個逼王荼毒太深難以自拔,在裝逼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劉洵和王默成卻不覺得李巖的話有何不妥,每個書法家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是一條非常好的進取之路。
學習他人的優點以提升自身,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但能堅持這麼做的少之又少,尤其是取得一些成就的人,容易滋生驕傲自滿的情緒。
如李巖這種,已經有很深的書法造詣,卻還能沉下心鑽研古代名家的字,實屬難得。
“丫頭,爺爺之前以為李巖能在書法上勝過你,主要是因為天賦,但現在看來,他的努力更值得你學習,滿招損,謙受益,要時刻謹記在心。”王默成對王書妍諄諄教誨道。
心不甘情不願的應了一聲,王書妍也沒有反駁。
她以往看過董其昌的書法作品,多少有一定印象,李巖的字就擺在眼前,可以明顯感受得出,他確實在模仿董其昌的風格,而且已成火候。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王書妍不得不承認,李巖這傢伙在書法上的確用心,否則不可能達到現在的水平。
每次來劉洵家,至少要做一頓飯,這已經成為李巖的慣例。
王書妍嘗過他的做飯手藝,知道這傢伙是個廚房達人,廚藝不比酒店廚師差,硬拉著爺爺王默成留下來蹭飯。
後者還感到疑惑,以往這丫頭臉皮比紙都薄,這次怎麼主動要留下吃晚飯,舉動有些不太正常呀。
得知李巖代替劉家保姆去做飯,王默成怪異的看了看好友劉洵。
不管怎麼說,李巖也算是客人,哪兒讓客人去做飯,主人坐等吃喝的道理,劉洵不可能逾越禮數,為何還笑眯眯看著,沒出言阻止?
躊躇片刻,他低聲提醒道:“老劉,讓李巖做飯不太合適吧?”
不等劉洵開口,王書妍就拉著爺爺的胳膊說道:“沒什麼不合適的,那傢伙做飯的水平比他的書法水平更高,前不久還因為在宿舍直播做菜被學校處分。”
王默成愣了愣,書法寫得好就算了,居然還有一手好廚藝,小夥子才藝挺多呀!
他不是思想古板的老古董,都二十一世紀了,廚房早已不是女人的專屬地,在家做飯做菜的很大一部分是大老爺們。
所謂民以食為天,以前王默成還總是督促孫女兒,有時間多學學做菜,為將來成家提前做準備。
現在轉而一想,如果找個擅長做菜的孫女婿,王書妍學不學做菜就無所謂了,能給她減輕不小負擔。
於是乎,他看李巖的目光更加滿意,將他當做孫女婿的頭號候選人。
如果說原先王默成給李巖評價八十分,一頓豐盛的晚餐過後,分數暴漲到九十五分,他恨不得立馬牽線搭橋,把李巖和王書妍湊成一對。
有個廚藝這麼好的孫女婿,今後可就有口福了,而且李巖的書法造詣不低於他,可以互相學習借鑑,正對他胃口。
李巖不知道一頓飯讓王默成生出這麼多想法,飯後陪劉老頭閒聊了半個小時,將那半瓶藥酒留下,然後前往出租屋。
他刻意繞了一小段路,走進一家大型超市,在工作人員驚異的目光中,將貨架上整整兩大排蛋黃派搬到購物車。
一輛車不夠裝,李巖又去拉來一輛,然後把旁邊貨架上的沙琪瑪也通通搬空,看得旁邊的工作人員目瞪口呆。
他懷疑李巖也是開超市的,不過超市供貨一般都是和批發商聯絡,怎麼可能來這兒大批次採購?
李巖並沒多注意旁人的眼光,推著兩個滿滿的購物車去收銀臺。
他滿載而歸時,何老頭興匆匆趕到劉洵家,抱著那小半瓶藥酒愛不釋手,看得王默成爺孫倆很是無語。
聽劉洵解釋過後,王默成不太相信問道:“廷玉,這藥酒真能減肥?”
廷玉就是何老頭的名字,因為是“廷”字輩,加上他老爹喜好收藏玉器,故而給他取了這麼個名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