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沁出身於武學世家,雖說自身實力不算多厲害,但眼光卻頗為毒辣,看得出來李巖的站姿不是隨便擺的,進可攻退可守,非常適合實戰。
一聲爆喝之後,趙樹升的氣勢剎那間提升,一記高掃腿直擊李巖左邊側臉。
這一招與頌猜的後襬腿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比賽中先聲奪人,如果對手一個不注意,捱了這一腳,勝負基本已分。
練習散打的時間超過十五年,趙樹升的力量速度和腿腳柔韌性都格外出色,多年前他就有省冠軍的實力,如今更勝往昔。
傳統武術講究腿不過膝,因為腿踢得太高,暴露出的空檔就越大,面對趙樹升的高掃腿,李巖頓時一個下蹲,右腿猛力橫掃。
這是功夫中非常常見的掃堂腿,簡單而實用,用來對付下盤不穩的敵人能起到奇效。
果不其然,只聽咚的一聲巨響,近一米八身高的趙樹升重重摔在拳臺上,整個檯面都為之一震。
李定國傳授的軍體拳就是由多種簡單招式組合而成,其中就包括掃堂腿,他傳授的不僅是招式動作,更包括他與人實戰所積累的經驗,因此李巖能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反應。
受到西方搏擊術的衝擊,許多國人對傳統武術的實用性產生嚴重質疑,更有人放出厥詞,說某些傳統功夫就是騙人的。
最讓國人無法接受的是,一些自稱武術大師的傢伙與人比武,紛紛以慘敗告終,使得人們對傳統功夫更加不自信。
然而,很多人沒想過,如果那些傳統武術沒有實戰作用,為何能夠傳承數百年甚至上千年。
許多功夫都是先輩在實戰中總結得出的智慧結晶,彙編成各種套路,如果把套路拆分開,就是單獨的招式。
現代人練武,都是以練習套路為主,少有實戰經驗,因此真正與人交手過程中,心頭一慌亂,很難做到見招拆招,落敗是必然的。
李巖得到李定國的實戰經驗,對手剛要出招時,他就能做出準確預判,因此能用軍體拳中簡單的招式讓對手吃個大虧。
如果是散打比賽,一方拳手倒地,另一方不能繼續出手毆打,但這是黑拳賽場,沒有那些條條框框的限制,李巖豈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
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不等趙樹升從地上爬起來,李巖一腳直直踹出,正對趙樹升面門。
後者心頭一驚,急忙雙手交叉擋住這一腳,只覺得雙臂微微發麻,可見這一腳力量之大。
剛開局不到三十秒就出現這麼火爆的場面,觀眾們爆發出山崩海嘯般的呼喊,特別是押李巖獲勝的觀眾,更是忍不住站起來為他吶喊助威。
“這個李巖實力還是很不錯的,只是不知為何上一場比賽打法如街頭混混,難道就為了展示自己的抗揍能力?”趙安實在想不明白。
坐在旁邊的大小姐趙沁也想不明白,李巖這次表現出的打法進退有據頗有章法,比上次那種亂打一氣強的太多。
不曾想自己這個得力保鏢一開局就陷入被動,張嘯風心陡然提起來,暗暗感到焦急。
如果趙樹升連第一局都撐不過去,他這個當老闆的也將成為笑柄。
好在趙樹升反應夠快,擋住一腳後,連忙一個翻滾拉開距離,試圖以地面技術與李巖纏鬥。
著名的功夫大師李小龍被譽為綜合格鬥之父,也是趙樹升的崇拜偶像,因此他練習散打的同時,對綜合格鬥中的地面纏鬥技術也有一定了解。
李定國教的主要是站立打法,地面纏鬥少有涉及,李巖不確定對手是否擅長巴西柔術之類的功夫,因此沒有貿然撲上去。
對柔術趙樹升多少懂一些,他想過把李巖拉到地上,再伺機將他絞殺,可惜李巖沒有上當,而是採取穩中求進步步為營的打法。
這樣一來,雙方就陷入僵持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