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對於陳尚書來說,完全就是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就知道,自己越是這樣,就覺得皇上卻要賞賜自己,皇上最不喜那些貪官汙吏為名為利的,只為了自己,而卻從來不想他人,而陳尚書這樣的做法,正好是中了皇上的下懷,皇上就喜歡這樣,不想要錢財的人。
若是貪圖錢財的人,那麼在前朝,就有可能會被別人收買,而且,說的有些話,也就有可能不盡不實的,只有這樣不貪錢財的人,才真的是大義,在這皇宮當中,自然也會讓皇上更為信任,更為喜歡陳尚書,這樣做,自然是讓皇上特別喜歡。
“這個……既然皇上執意如此,那老臣謝皇上賞賜,只不過,老臣不敢領受這些錢財,錢財乃身外之物,老臣有一請求,不知皇上是否可以答應。”陳尚書雖然說,接受了這些賞賜,但是,卻突然提出這一要求。
皇上倒是很意外的,若是不接受也便罷了,既然接受了這些賞賜,為什麼還說不敢領受,不知這陳尚書,心裡打的是什麼主意,不過,不管怎麼說,還是要聽一聽他的意思,沒準兒,陳尚書心裡有別的想法。
不過,這陳貴人在後宮裡出力,陳尚書在前朝,也為前朝出了很多的力,既然他們說一些要求,不是過分的,皇上都可以答應,就算是獎勵他們父女,皇上也會答應的。
“無妨,陳尚書儘管快講來聽吧,朕也不是那樣不通情理的人,你儘管說出來,若是真覺得可以的話,自然,也會答應你的請求。”君聿有些不以為意的說道。
“皇上,臣覺得,錢財乃身外之物,現在,南方水患,很多臣子中飽私囊,那裡的百姓流離失所,所以,朕想讓皇上賜給臣的萬金,全部支援於災區,請皇上能夠同意老臣的請求,皇上若能同意老臣的請求,老臣不勝感激。”陳尚書正義凜然的說道。
眼下,南方水患,災區的百姓流離失所,很多人的確是中飽私囊,皇上因此,也恨透了這些貪汙腐敗之人,現在的賑災銀兩,一筆一筆的撥下去,可是,卻是捉襟見肘,連個粥棚都支不起來,實在是讓皇上氣憤之極。
不過,說起來,賞給陳尚書的這些銀兩,無論怎麼說,也是嘉獎他,嘉獎他教女有方,陳尚書卻要借花獻佛,將這些銀兩送到災區,雖然說,他這樣的品格值得讓人學習,但是,這畢竟也是皇上送給她的,所以,還是要經過皇上的同意。
果然,皇上看陳尚書的眼光裡,多了許多的讚許,君國正是需要很多這樣的人,才能夠發揚光大,才能夠更加富強,看來,陳大人果然是個忠臣良將,而他的女兒在後宮,也為皇上誕育子嗣,皇上實在是欣慰之極。
“好,既然如此,那朕便接受你的請求,也就算賑災了,這些算朕欠你的,這本來都是你該得的,難得,你還有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博大胸懷,為了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甘願將自己的賞賜,拿出來支援災區,好個陳尚書,好個陳貴人。”皇上說到此處,感慨萬分。
“陳尚書胸懷廣闊,是臣等需要學習之榜樣,之典範,皇上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上話音剛落,滿朝的大臣就跪了一地。
陳尚書此舉在前朝,可謂是收了很多的人心,最主要的是收了皇上的心,皇上覺得,陳尚書實在是國家的良臣呢,所以,這次皇上對臣尚書,也算是大加褒獎,皇上要是說欠臣子些什麼,這以後,早晚都會還回來的。
本來,話說到這個時候,也沒什麼好說的了,君聿正準備下朝,這個時候,沒有想到,吳用突然拿著一封信,走了上來,這封信不是什麼別的,正是碧雪之前寫的,那封賑災的信,被侍衛交給了吳用。
本來,碧雪去送信的時候,有這一波侍衛,而等到嫻妃娘娘到了御書房門口的時候,換了另一撥侍衛,這一波侍衛在換班的時候,那接到那封信的人,就把信送給了吳用,是嫻妃娘娘要侍衛交給皇上的,於是,她便只好先把信交給了吳用。
吳用本來拿到這個信之前,沒有想看,但是,想到這是交給皇上的,自己先看一看,也沒什麼不妥,要是這封信上有什麼東西,到時候害了皇上,那可就是自己的不是了,自己既然是保護皇上,自然有很多的事情,要替皇上考慮周到一些。
吳用開啟那封信,卻驚人地看到,裡面寫的正是救治南方水災的方法,只是,此刻還真的早著,若是把這件事情早一點告訴皇上,皇上早一點把這方法實行下去,那麼,南方不就可以早一點解決了水患,百姓也可以早一點,脫離水深火熱之中嗎。
於是,想到這裡,吳用不疑有他,急忙上了朝堂,走到皇上身邊,把那封信遞給皇上看,皇上仔細一看,果然是很妙的方子,這方法,君聿之前也想過類似的,只不過,實在是沒有辦法執行,這個方法,到是考慮的很周到。
“自己想到治理南方水患的方法,李縣丞和杭巡撫留下來,其他的大臣,若是沒有什麼事情,便散了吧,朕有事交代你們二人。”皇上把縣丞和巡撫留下來,準備把這命令下發下去。
其他的大臣,本來都知道,這段時間,朝堂裡面的南方水患的事情,皇上急得都睡不著覺,很多人都為這些事情憂心,不過,現在,沒有什麼事情,比得過南方水患的事情,更重要了,自然也沒有什麼其他重要的事情,便都退下了。
其實,這縣丞是沒有必要上早朝的,只聽上層的命令便好了,可是,這南方水患又一直救治不及,所以,皇上便下令,把這縣丞調到京城裡來,然後,想一個萬全之策,再讓縣丞回去。
皇上覺得,這信上的方法可行,於是,便按照信上的方法,吩咐了縣丞和巡撫,讓他們到南方,依照這個方法實行,然後,到時候,再把那些貪官汙吏,按照他們貪圖的錢財份額,依次的進行懲罰,這樣,也可以讓那些貪官汙吏,得到一個教訓。
把方法都吩咐了下去,皇上又叫了吳用,“吳用,這法子可是你想的,可是,朕記得,這好像不是你的筆跡,快告訴朕,這樣好的法子,是誰想出來的,朕一定要對這個人,加以重視,否則的話,朕的心裡,始終難安哪。”
雖然,這件事情只是實行下去,還未見成效,但也是皇上最近想出的,唯一一個新辦法,之前想的那些救災的方法,無一不是一撥撥的銀兩撥下去,可是,都成效顯著,幾乎就是沒有任何的效果,皇上也始終憂心。
這個方法,雖然說還不知可不可行,但皇上覺得,寫這個方法的人,一定是用了心的,否則,也不會把這些人交給吳用,讓吳用在給自己,也是知道自己前朝事忙,成為自己想了這樣的方法,來解決自己的憂患。
只是,皇上卻並不清楚,這信到底是誰的,只知道,這字跡不像是吳用的,吳用是皇上的貼身侍衛,吳用瞭解皇上,皇上自然也很瞭解吳用。
“啟稟皇上,這字,的確不是吳用的,這是一個御書房侍衛,交給屬下的,說是嫻妃娘娘,昨日到了御書房,要看望皇上,見皇上不在,於是,就留下一封信就回去了,那侍衛便把信交給了手下,所以,手下看了,既然是治理南方水患的方子,便交給了皇上。”
吳用如實稟報道,雖然,他也不知道,那嫻妃娘娘如何會有這樣的想法,她只是一公主,應該說養尊處優的,根本就不可能想到,這樣治理水患的方法,不過,人各有志,而且,每個人都不是平平凡凡的。
只是這嫻妃娘娘,在吳國的時候,就喜歡歷史的書籍,或者是特意為皇上尋找古方,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的,只是,吳用即便是有懷疑,卻不能說些什麼,因為畢竟,這嫻妃娘娘不管怎麼說,也是幫了皇上,幫了君國。
“嫻妃,看來這個嫻妃,果然不像她表面上那樣簡單,不過,無論如何,她來到君國,卻沒有為吳國做過什麼事情?而且,還為我君國出神出力,治理南方水患,看來,朕以前,真的小看了這個吳國公主,或許朕以後應該重視一下她。”君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