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帝室親王,還有兩個國公,親臨戰場,率領三十萬大軍,這是他們這些無法之地豪強們,能夠正面抵抗的?
白澤城方面,對於親王江紹的到來,是知道的,但是對於安國公葉泰松的到來,就連蕭恪都感到驚訝,當然,最傻眼的人是葉芸,沒想到她父親竟然來了。
而秦王江紹得知葉泰松來了,也是微微皺眉,旋即一想,他就明白了,肯定是內閣知道帝室馬上就要拿下無法之地了,內閣覺得不能讓帝室獨自控制無法之地,免得帝室強大起來,因此派遣了葉泰松來,瓜分無法之地這個蛋糕。
蕭恪跟江紹、葉泰松合兵一處。
蕭恪雖然是國公,但他的國公不是世襲罔替的,這點比不上葉泰松,另外蕭恪也沒法跟帝室親王江紹相比,因此三人合兵在一起之後,蕭恪就想要把總指揮的權力交出來。
可是,蕭恪原意交出總指揮,江紹是不會想讓葉泰松當總指揮的,同樣葉泰松也不會想讓江紹當總指揮,因此江紹跟葉泰松兩個乾脆讓蕭恪繼續擔任總指揮。
蕭恪聞言,也沒有推辭,肩負起總指揮的重任。
蕭恪跟江紹、葉泰松說了目前的情況,三人商議了幾個小時,當晚就決定:現在帝國的戰鬥力已經全面碾壓四城聯軍,事不宜遲,明日就正面跟四城聯軍開戰。
其實,本來江紹還建議今晚直接夜襲的,因為夜襲的話,估計能夠用更小的代價,就戰勝四城聯軍。
不過,蕭恪沒有采納江紹的建議,蕭恪覺得四城聯軍現在已經士氣全無,一盤散沙,只不過是因為有無法之地第一強者柳宗齋極力周旋,才沒有徹底崩盤。蕭恪認為,他明天搦戰柳宗齋,如果能夠戰勝柳宗齋,就能夠一戰定乾坤,柳宗齋戰敗,其餘的人立即再無半分鬥志,肯定紛紛投降。
江紹見蕭恪沒有采納他的計策,有點不高興。
葉泰松也覺得,蕭恪打算搦戰柳宗齋有點冒險,畢竟柳宗齋是無法之地第一強者。
只不過抵不過蕭恪的堅持,他倆也沒辦法,只得同意蕭恪的計劃。
第二天,蕭恪留下五萬戰士留守白澤城,帶著白澤城的十萬精銳,還有江紹跟葉泰松的二十萬援軍,共計三十萬大軍,氣勢洶洶的開出白澤城,浩浩蕩蕩的朝著四城聯軍安營紮寨的方向開去。
四城聯軍的哨探,很快就把這動靜報告了柳宗齋。
柳宗齋跟江若虛、太史雄鷹等人得到這個訊息,連忙紛紛召集手下戰士,沒多久,四城聯軍的四十萬大軍,也集結完畢,開出大營,沒多久就跟蕭恪率領的大軍,在荒野上遙遙相對。
白澤城方面樹立著三根大旗,分別是江紹的王旗,葉泰松的旗幟,還有蕭恪的帥旗。
柳宗齋臉色沉重,他知道生死之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