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醒來神清氣爽,心情卻不老大高興,感覺自己是個垃圾傾瀉桶,滿腦子裝滿了罪惡負能量,這不行,我得陽光,我得找點正能量。
然後我開啟電視機,看了會早間新聞,感覺舒服多了。
吃完早飯神婆又開始授課,問我現在陰陽眼都能看到什麼。我說我能看到人的靈魂,慘遭橫死的人,靈魂會從身體裡浮現。
神婆給我解釋:“靈魂是一團能量,同一個靈魂,在不同的人眼裡形態是不一樣的,真正的靈魂原始狀態,是成團狀,發黃色光芒,能移動,來回飄,小孩子夜晚看新墳,就能看到。”
這說法倒新奇,墳裡飄的那玩意叫磷火,不是鬼火,小學科學常識裡有。
神婆呵呵笑,“專家說的那些就一定對?磷火燃點低是沒錯,能從土壤空隙中冒出來也沒錯,怎麼飄來飄去呢?”
我答:“墳地裡有些黃鼠狼身上沾了磷,跑起來和空氣摩擦燃燒,在人類眼裡就是飄來飄去的鬼火。”
神婆的黃鼠狼眼眨眨,“你把黃鼠狼想的那麼蠢,真把磷沾在身上燃燒黃鼠狼還有命活嗎?那不得燒成禿子。”
這說法倒是稀奇,讓我想起,磷燃點是四十度可燃,但燒起來也有二百多度,雖然比不上柴火,但這溫度也不低,引燃黃鼠狼的毛綽綽有餘。
神婆又道:“就算是磷火燃燒,也是藍色火焰,你幾時見過磷燃燒發的是黃光和綠光?還有,科學家那麼厲害,為什麼到現在都複製不出真正的鬼火?”說著特別強調,“鬼火可是發不出煙霧的。”
說完喝茶,坐好,閉著眼道:“成年人是看不到靈魂的,只有思想純真的小孩能看見,所以很多人記憶中,小時候鬼火多,長大就沒有了,這不是沒有,而是自己看不到了。”
我暫且信神婆的話,讓她接著講。
神婆說,“如果你看到一個陌生人的靈魂,那他就是一團黃光,如果你看到是自己見過人的靈魂,他就會是你見過的那個樣子,比如你見過羊蛋,羊蛋的鬼魂在你眼裡始終是個人形,但這是你的錯覺,是他的精神磁場影響你,讓你以為他是那個樣子,實際他就是一團光。”
如此說讓我瞬間清明,想起昨夜羊蛋那團豆燈樣的黃光,恍然大悟。
也就是說,人死之後的靈魂能量是個圓形,之所以我看到人形,是我自己在腦補。
神婆道:“又錯,首先,你得和死者的精神能量磁場建立聯絡,你才會腦補出他的形象。這種影響是相互的,你看到他的同時,他也看到了你,哦不對不對,本來是你看到他,他也會看到你,但你現在融合了天狗靈智,對方就看不到你。”
我眼珠一轉,明白了。貓和狗這兩種生物和其他生物不同,尤其是黑色的貓和狗,鬼魂無法感應到這兩種生物,只會看到兩隻亮堂堂的眼珠子。
因而,狗和貓對鬼有一定的壓制作用。
神婆說,“你看到鬼魂形體,就是你和對方的元神建立了某種感應,你現在就要熟悉這種感應,這是一種全新的感受,是你前所未有的。以前的你要了解某種東西,你只能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嗅,用耳朵聽,而現在,你多了一項選擇,用你的元神去感應,去滲透,這樣你看見的事物,就是另一種全新的存在。”
當你的目光落在某樣事物上,雖然你沒有碰他,但目光反射,會告訴你的大腦,這樣東西的外觀長的什麼樣。
同理,你用元神去感應某種事物,你的元神不用碰觸他,但他會給你元神一個回饋,讓你瞭解到,他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這是一門新的學科,屬於玄學領域。
神婆的說法深入淺出,讓我明白,原來玄學是這樣的精彩。
那人的靈魂為什麼是一團能量?這團能量又為什麼會相互感應?相互融合?他又是怎樣進行思考的?
我一連串問題,把神婆問住,嘆息一聲,“這些問題我要能回答,也不至於到現在還是個驚婆。你問的那些,都是宇宙最基本的奧秘,等你哪天弄懂了,你就成大神了。”
說完呵呵笑,“人類和整個宇宙相比,太渺小了,自以為能造出飛機衛星,就已經瞭解了整個自然,差的遠呢。”
說到這裡,神婆伸出一個手指頭,狡黠地看我,“就一個問題,人是怎麼誕生的,到現代科學家都搞不清楚。”
世界所有文明都記載一種傳說,人是被神創造出來的。只有達爾文認為,人是進化而來。
從文明誕生到現在,時間也有數千年了,怎麼沒見其他物種有什麼進化?倒是有許多物種滅亡了。
神婆這番說讓我想起袁信,袁信也是這個調調。
想到袁信,我又想起紅玉,免不了心煩意亂,就是袁信這個逗比害的紅玉和我分離,我卻無法責怪他。
氣歸氣,但不可否認,袁信的算術推演的確厲害。
下午神婆又講了些古代神話,說現代人認為神話故事是虛構,但從有些中邪者繼承的靈智來看,四五千年前的神話故事很可能是真的,比如共工怒撞不周山,后羿射日,炎黃爭鬥,很可能是真的發生過,只是被後人藝術性地加工,才造成了現在讓人無法信服的狀態。
具體如何,只能靠繼承的上古靈智來揭露了。
對於此,神婆的說法和紅娘子一致,“你所融合的天狗是上古異獸,將它的靈識思維全部融合消化,你就能瞭解當時的歷史真相。”
說的很認真,我很期待。
又過了一夜,當天晚上我做夢,夢到自己依然是王八,不過這回形體大了許多,游到了隔壁水域,吃了那條會放雷電的電鰻,可惜他腦袋裡什麼都沒有,讓我體驗了把失望。
第三日早上九點我爹給我打電話,讓我趕緊回村,中午十二點起靈,全部小夥子去抬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