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有喜,風光再嫁

第213章 誰的刁難

屋裡屋外的賓客們都在竊竊私語,聽起來亂糟糟的。

廖長生雖壓低了聲音,卻也不是太小。

蕭玉琢站的近,聽了個真切。

她身上立時一冷。

“我不是早將她送到莊子上了?已經許她婚配,她這時候來王府做什麼?”景延年的聲音裡不難聽出惱怒之意。

他想給玉玉一個完美的婚禮。

從下聘到迎娶,到送入洞房,他不希望有半分不足,一星汙點。

沒想到千算萬算,沒防備這兒冒出來一個他幾乎都要遺忘了的人!

“外頭圍了許多的百姓,她牽著個六七歲的孩童,說是王爺的骨肉。百姓們不明真相,在那兒議論紛紛……”廖長生臉面為難。

一個王氏,再加一個六七歲的孩子。

王府的人豈能拿不下?

不過是她一直潛藏在看熱鬧的人群中,猝不及防的跑出來就喊,求王爺認回骨肉。

百姓們好看熱鬧,悠悠之口最難防。

王氏喊出來這話的時候,景延年其實就已經落了被動了。

這會兒便是堵了王氏的嘴,把她拉下去杖斃。

她給這婚禮抹上的汙點,卻也洗不清了。

看景延年的樣子,只恨不得立時衝出去,將她撥皮拆骨了。

“看熱鬧的百姓們在那兒指指點點,雖然大家也都看出來,這王氏是故意尋這個點兒上門來討不自在。但百姓們還是在議論……”廖長生看了蕭玉琢一眼,嚥下了話音。

蕭玉琢隔著蓋頭,似乎也感覺到了什麼。

“議論什麼?”她問。

廖長生沒做聲。

“議論我?”

“說昔日的郡主飛揚跋扈,驕橫善妒,如今成了護國一品夫人了,也不知有沒有長進?倘若還是那驕橫善妒容不得人的性子,學館掙來那‘護國一品夫人’的稱號,也就不是什麼榮譽,簡直像笑話一般了。”廖長生垂頭說道。

景延年的牙磨得咯咯作響。

蕭玉琢被他握在掌心的手都覺出了他的惱怒僵硬。

“我去……”

“別,”蕭玉琢一把拽住景延年,“你不能去。”

景延年回過頭來,“我去趕走她。”

“你去了也說不清楚。”蕭玉琢望著大紅的蓋頭道,“她一個女人,帶著個幼童,一哭二鬧的,百姓怎麼瞧都是她可憐。你往那兒一站,便是你什麼重話都沒說,看著也像是你欺負她。”

景延年俊臉黑沉,鼻翼微張,“那就任由她這麼憑白無故的玷汙你我名聲?”

蕭玉琢眯了眯眼。

“壞了我的名聲也就罷了,反正我如今也只是個閒散王爺,名聲臭了倒比名聲好更安全。可你卻不一樣了!”景延年望著蕭玉琢的目光中滿是愧疚心疼。

因為他,叫玉玉受的委屈已經夠多了。

“菊香,你去。”蕭玉琢隔著紅蓋頭瞧不見人,只扭臉兒猜測著菊香的位置喚了一聲。

菊香連忙上前。

蕭玉琢拉住她的手,對她耳語一番。

菊香連連點頭,“娘子安心,婢子這就去。”

“不用著急,也不用跟她嗆聲。反正吉時還早,叫前來參加宴席的賓客看看熱鬧也好。”蕭玉琢倒是氣定神閒。

景延年狐疑的看了她們主僕一眼。

菊香領命而去。

王姨娘在門外哭鬧了半晌,沒見著景延年出來,也沒見著蕭玉琢。

只有個溫溫柔柔的丫鬟,一臉淡然的帶著幾個僕婢出來了。

那丫鬟開口,連聲音也是柔柔的,一點盛氣凌人的樣子都沒有。

議論的百姓們自發的就將嘈雜的聲音壓了下去。

因為他們不保持安靜,根本聽不見那溫柔的丫鬟說了什麼。

“這不是送去莊子上,許了自由嫁娶的王姨娘麼?”菊香柔柔一笑。

王姨娘拉住那六七歲孩子的手,嚥了口吐沫,防備的看著菊香。

那小男孩兒頗有幾分靈氣,一雙眼睛又大又亮。

單從臉型上來看,還真有幾分像景延年呢。

這也是周遭百姓議論不休的一個原因。

“我雖被王爺送去莊子,但我沒有另嫁旁人之心,只願伺候王爺,為王爺傳宗接代!”王姨娘垂淚說道。

菊香笑了笑,“你有這份心,早不說晚不說,偏偏趕在我家娘子嫁過來這一日說,這存的是什麼心呢?”

“我從莊子上而來,只是趕巧了,並不知道今日王爺大婚。若是知道,哪怕再等上兩日呢!”王姨娘委屈的哭。

菊香搖了搖頭,“你藏在人群之中,便是先前不知道,開口之前也一定知道了今日是什麼日子。你若當真是為了回來伺候,定當明白,不該壞了主人家的喜事兒,過了今日再說,萬事豈不都好商量?偏在這時候開口,不是為了尋主人家的不自在,又是什麼?”

“婢妾是在莊子上住怕了!莊子上的僕婦苛待婢妾,連婢子懷孕生子的事情都敢瞞著王爺不說!今日若不是賓客眾多,若不是有這麼多百姓在此圍觀見證,婢妾當真不敢貿然來認親吶!婢妾當年在府上的時候,郡主曾無端磋磨婢妾,甚至動不動就拿鞭子抽打婢妾……婢妾心裡頭怕呀……”

王姨娘說話間,可憐巴巴的抹著眼淚。

菊香當即氣得想抽她。

不過娘子叮囑她不可動怒,不可呵斥,不要叫她利用百姓的同情心。

菊香深吸了口氣,臉上仍掛著笑,“且不說主母管教妾室本來就是咱們大夏的家規,單是你這樣包藏禍心的妾室,娘子若是容不下你,有多少也將你發賣了!可娘子卻一直容得你在王府,若我沒有記錯,當初我家娘子同將軍和離之後,你才被送去莊子的吧?可見不是我家娘子容不下你,乃是王爺對你沒了心思。”

周遭百姓聽得這番對話,看著王姨娘的眼神,就多了些懷疑。

“王爺若是厭棄了婢妾,婢妾不敢奢望其他恩典,只盼著王爺能將他的骨肉認回去,賞他一口飯吃。莫要叫他在莊子上被虐待,婢妾便是死,也不足為惜了!”王姨娘推了推她身邊那孩子。

菊香挑眉看著那孩子,“你說這是誰的孩子?”

“是吳王殿下的骨肉。”王姨娘不待菊香問,就報上了這孩子的生辰,又說了自己被送離王府的時日。

這麼一算的話,她離開王府的時候,恰是剛剛懷上這孩子。

王爺不知她懷孕,把她送走。

莊子上的人隱瞞不報,所以這孩子就在莊子上長了這麼大,王爺卻未曾知曉。

“你這話也太難叫人置信了吧?”菊香冷聲道,“你在哪處莊子上?那莊子上的人就不怕事情被捅破,紙包不住火?”

“婢妾被人送到平陽的莊子上了。”王姨娘垂頭說道,“天高皇帝遠的,婢子也求他們把將軍的骨肉送回來,可他們一再推脫,就是不肯。”

平陽離長安城可不近,一來一回得兩三天不止。

把莊子上的人叫來對質,那娘子的婚事不就全給耽誤了?

王姨娘臉上略有些得意之色,還揚言說,“不信姑娘可以請莊子上的人來!”

菊香眯了眯眼,正準備開口。

王姨娘卻搶先說道,“不信的話,姑娘也可請吳王殿下出來,讓這孩子和吳王殿下滴血驗親。只要血能相容,豈不什麼都明白了?”

菊香心頭一頓,她居然敢主動說出這話來?

周圍百姓的目光都落在那孩子身上。

“像,真像!”

“那臉型,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就是吳王的孩子沒錯!”

……

菊香眯眼,“既然你說血能相容,那咱們就試試吧。”

王姨娘臉上有狂喜之色。

菊香身邊的小丫鬟立即上前一步,“菊香姐姐,她敢說,必是有所準備,姐姐何必順著她的話音呢?”

菊香點了點頭,“只管照做,我有辦法。”

一旁似乎早有小丫鬟準備好了碗,手腳麻利的端了上來。

菊香看了那小丫鬟一眼。

“把碗送到裡頭去。”菊香說這話的時候,留意著王姨娘的臉色。

見她不慌不忙的,就連旁邊百姓說,端到裡頭誰知道是不是吳王滴血呢?

她卻也像沒聽見似得,毫不在意。

丫鬟很快端了滴著血的碗出來。

那小孩兒被牽上前來,刺破了手指往裡滴了一地血。

兩滴血在碗底匯合,片刻之後,便融為一體,不分彼此。

“你看……”

王姨娘得意的聲音還未喊完,戛然而止,如被人掐住了脖子一般,目瞪口呆的看著菊香。

只見菊香飛快的刺破了自己的手指,滴了血進那碗裡。

“咦,融了!”菊香身邊的小丫鬟叫道,“菊香姐姐,你什麼時候生了這麼大個兒子,咱們都不知道?”

丫鬟說完,一片笑聲。

王姨娘臉上大囧。

菊香卻一把扣住她的手腕,“鄉里鄉親,誰手裡有乾淨的碗?”

這會兒她要乾淨的碗,卻不拿王府的,只問圍觀的這些人要。

大多數人聽明白了。

剛才那滴血的碗,也許有問題呢!

立時有那看熱鬧不怕事兒大的端上一隻碗,“刷乾淨的,今早上還拿它喝水來著!”

菊香刺破王姨娘的手。

王姨娘尖叫一聲,“你幹什麼?!”

又滴那孩子的血進去……

等了一會兒,圍了好些人的王府門外,竟然鴉雀無聲。

又等了一會兒。

“不融誒!”

“只聽說過爹不是親生的,還沒聽說過娘能把孩子弄錯的?”

“這孩子不是這姨娘的?那是誰的?”

……

王姨娘已經臉色蒼白了。

菊香卻微微一笑,“當年我家娘子還未離開王府的時候,我為王姨娘看診過,姨娘忘了?當年姨娘懷有身孕,卻為陷害郡主服了大寒的落子湯,自那時起就傷了身子,再不能有孕!姨娘從哪兒生出這麼大個孩子來?”

菊香話音落地,周遭一片譁然。

倘若菊香一開場就說出這番話來,王姨娘辯駁說她身子好了,或許就沒有這般振聾發聵的效果。

如今卻是在一番糾纏之後,並且叫眾人見證兒子和旁人的血相融,卻和母親的血不融,直觀的看到,再親耳聽到這番過往。

那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王姨娘顫顫巍巍,幾乎站立不住。

“自你毒害王爺子嗣那時起,王爺就看透了你的本性!再不曾與你親近,你若真是有孩子,王爺倒要問問那孩子是誰的呢!”菊香冷冷一笑,“我已經搭過你的脈,宮寒不能受孕之症,並沒有好。諸位中定然也有懂醫術之人,可親自號脈一試。”

百姓們看了一出熱鬧大戲,一開始氣氛高漲,他們跟著質疑王爺和蕭娘子的品性。

沒想到卻是一出鬧劇,叫他們險些跟著成了誣陷王爺,詆譭蕭娘子的幫兇。

眾人便有些惡狠狠的看著王姨娘。

菊香半蹲下身子來,抬手憐愛的摸了摸那孩子的頭,“天下之大,有容貌臉型相似之人,也不奇怪,只道是緣分。孩子,你是從哪裡來的?爹孃又在何處?知道王府今日有大喜事麼?”

許是菊香的語氣太溫柔。

又許是周遭百姓的目光太兇狠。

他竟有些畏縮的順著菊香的手,往她懷裡走了走,“我爹孃被抓了,他們說,只要我跟她走,別亂說話,她叫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就會放了我爹孃,給我好吃的好玩兒的……”

那孩子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姐姐救救我爹孃吧……”

周遭一片譁然。

王姨娘趁亂鑽入人群。

“菊香姐姐,她跑了!”小丫鬟急道。

菊香眯了眯眼,“放心,她跑不了,她後頭還有大魚呢。”

那孩子哇哇的哭。

菊香摸了摸他的頭,“別怕,王爺和我家娘子定會救出你爹孃的,你是好孩子。”

這般誤會當眾解釋清楚。

周遭圍觀原本在罵吳王和蕭娘子的人,心頭充滿愧疚。

將那王姨娘罵的體無完膚,恭賀吳王大婚的聲音越發響亮。

“吉時到——”

司禮監高唱道。

噼裡啪啦除晦氣的爆竹聲中,蕭玉琢和景延年終於開始婚禮的最後環節。

“一拜天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