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侷限在官員子弟裡的一場選拔,不過推翻了世家舉薦,由楚修親自出題,杜紹監督考試,最後擇取優秀者數人,入仕進了各個官署。
而這其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讓眾人大跌眼鏡,竟是年紀最小的宋昭!
這一下,可是讓人吃驚了許久,不過規矩早就定下了,既然宋昭有此本事,楚修也不可能因為他的年紀而剝奪他做官的資格。
因此,宋昭成了整個南國最年輕的官。
當然,因為他年紀小閱歷不夠,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讓他擔當要職的,楚修將他安排去了官署從最底層做起,等歷練幾年,看他表現再行提拔。
可即便如此,即便宋昭就是個小官,也讓他的才名響徹了南國,宋家也因此成了眾人熱議的存在。
現如今,旁的不說,宋家個個男兒皆領著要職,最小的公子也不負少年天才之名,假以時日前途無可限量。
這樣的家族,宋念知就算被冊為皇后,也是足夠的,更遑論一個貴妃?
楚修實在想不明白,宋念知覺得“不公平”的依據在哪兒。
宋念知頓了頓,一聽楚修這麼說,似乎是有點道理。
可……她蹙著眉:“若當真如此,賢妃那邊豈不是又要有人嚼舌議論?”
宮裡踩低捧高,雖說賢妃不在意這些,可宋念知總是不太忍心。況且她已經知道了賢妃的過往,知道賢妃從來沒有爭搶之意,就更不想看到她無端被人揣測了。
楚修嘆了一聲,覺得有必要跟她好好說說:“念知,你應該知道的,在這後宮裡,所有的嬪妃,和你都是不一樣的。”
他只喜歡宋念知,真正也只有過宋念知這一個女人。
至於其他人,無非就是硬塞過來的,沒人考慮過楚修的意願,送進來的每一個人,都有著她們自己的價值和所圖。
既如此,楚修又憑什麼,要去考慮其他?
現在局勢已定,依照楚修的計劃,應該差不多該慢慢清理這些人了,他理想的生活,是後宮乾乾淨淨,只有一個屬於他和宋念知的家。
當然,有部分嬪妃也是沒辦法真的不管的,就好比賢妃,她的安置屬實是個問題。
畢竟賢妃出身韓家,身份特別,楚修總不能無緣無故把人放出宮去,所以依他的考慮,讓賢妃在宮中安靜度日,他可以滿足她必要需求,也能在一定範圍內給予她體面,但更多的,楚修也就給不了了。
像是貴妃位也好,之後的後位也罷,楚修心裡唯一的人選只有宋念知,再不會考慮他人。
其實,要不是現在直接立宋念知為後可能會引起一些人大鬧朝堂,楚修都想直接封后了。
正是考慮到先前獵場的影響還未完全消除,楚修這才想著徐徐圖之,先封個貴妃,等過幾年楚寧長大立了太子,再封宋念知為後便是順理成章,到時候,即便有人反對,也已經無法阻擋他了。
楚修打算的很好,現在提議封貴妃,亦是為了將來立後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