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剛進屋,就對我火急火燎的說道:“小飛,快倒杯水,渴死我了。”
我馬上遞過一杯水,同時指著他手上的書問道:“四爺,你這手上拿的是啥書,是不是和臥虎口有關?”
聽見了我的話,四爺笑著說道:“算你聰明,昨天我去找了我在本地的幾個朋友,想請他們調查一下這裡的縣誌,看看能不能找到有個臥虎口那個陵墓的資訊。
但是非常可惜,因為那是個西晉的古墓,年代太過久遠,縣誌上根本查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
不過就在我要走的時候,我一個朋友給我拿了這本書,說是對我可能有幫助。”
說話的同時,四爺把這本書遞到了我們的面前。這本書是那種老式的線裝書,書頁已經發黃,上邊還有汙漬,一看就有些年頭了。
他的封面上寫著幾個大字,廣德散記。
“四爺,這書是寫什麼的?”我有些疑惑的問道。
四爺馬上解釋道:“這本書是明代的書,這個叫做廣德的人,是當時湘西一代非常出名的文人。
他常年在湘西遊歷,把自己的見聞編撰下來,就成了這本廣德散記。這裡邊不僅記錄著湘西的風土人情,還記錄著很多的民間傳說。其中有一件民間傳說,就和臥虎口下邊的陵墓有關!”
聽到了四爺的話,我們幾個馬上就來了興致,我開啟了這本廣德散記,還真的找到了一些和臥虎口有關的事情。
上邊記載,嘉靖20年,廣德從長沙去滇東,途徑湘西時曾經差點墜入臥虎口。
幸好當時有一獵戶經過,救了他一命。
廣德在獵戶家住了三天,聽獵戶講了很多有關臥虎口的事情。
獵戶說臥虎口一代,常年陰氣瀰漫,因此經常有行人墜入懸崖。不過在最早的時候臥虎口並不是這樣,而是在西晉末年,這裡建造了長沙王司馬義的陵墓之後才發生的改變。
說起長沙王司馬義,獵戶還講起了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當年的長沙王司馬義,作為一方諸侯,生活過得非常奢侈。
他非常喜愛玉器,所有的用品都要用最精美的玉石雕琢而成。傳說他因為每天與玉接觸,十幾年下來他居然保持著容顏不老。當時民間都傳說,他是吸收了玉石裡邊的精氣。
不過這還不算最古怪的事情,又過了幾年之後,發生了八王之亂,長沙王司馬義也參與了謀反。
謀反失敗之後,司馬義全家都被處以凌遲死刑。
就在劊子手對司馬義凌遲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一件怪事。劊子手下刀之後,司馬義體內流出的不是血水,而是一種半透明的液體。
當時劊子手也嚇壞了,就想停止行刑。不過監斬官卻讓他繼續動手,什麼時候割完三千六百刀才能停。
劊子手頂著壓力完成了凌遲,不過等他把司馬義割的只剩下一副骨架之後,卻發現司馬義的骨骼和常人完全不同,他的骨頭,居然也變成了玉!
監斬官看見這種情況,馬上就上報了朝廷。朝廷認為出現玉骨是上天的指示,是一種祥瑞,就讓人給司馬義建造了一座陵墓。
但是因為他是罪臣,不能建在風水好的地方,所以最終選擇了臥虎口這裡。
看完了這本廣德散記的內容,我差不多明白了陳姐的目的,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陳姐想得到的應該就是這個玉骨!
不過我心中還是有個問題,就對四爺問道:“四爺,這人的骨頭真能變成玉嗎?”
還沒有等四爺回答,胖子已經在旁邊接話說道:“小飛啊,你這個背屍匠可真是白當。天下有各種各樣的人,就會有各種各樣的骨。
有人天生淫邪,死後就是邪骨。有人天生剛強,死後就是硬骨。而因為生活的環境不同,人體內的骨質也會發生變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