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把小本開啟隨便翻到一頁,舉到大家面前,說:“別看這個本子寫的都快滿了,但前前後後就這一句話不停的在重複,顯然至關重要。”
我拿過來湊到燈下仔仔細細地看,相對於後面龍飛鳳舞的狂草式字跡,這一頁的筆記還算比較工整,上面不停地重複這樣一句話:“莽撞人,困於陳蔡,火併王倫,陳塘關前割骨肉,玄武門口藏匾額,錯錯錯。”
“這他媽的什麼意思?單個看每個字都認識,連在一起一點都不懂。”天狗看得一頭霧水,悻悻然的。
杜心看了一會兒,說道:“這看上去像是指古代幾個人?我知道中間三個,困於陳蔡應該是指的孔子,說的是他周遊列國的時候,被人圍了七天的事;火併王倫是水滸中的林沖,這個大家都知道;陳塘關前割骨肉,顯然就是指的神話中的哪吒吧,他割肉剔骨還父母的事,動畫片都演過。”
“應該是這樣。”我搓著還在發麻的手,對杜心的判斷表示贊同,說道:“這三個,我也是這樣猜的,大家應該沒有什麼疑議,但是這人物和開門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天狗撇撇嘴,表示自己只知道火併汪倫的是林沖,其他的一概不知,看來學識上拉大家的後腿了。
柯問峰則說道:“我們先把表面的謎題解開,至於和他們有沒有什麼關係,隨後再研究。”
艾清英便接著說道:“莽撞人,指的是誰我知道,相聲裡邊兒有個叫《八扇屏》的段子,貫口的,裡面有一大段,就是說莽撞人,我還記得幾句——長坂坡前救趙雲,喝退曹操百萬軍,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流芳莽撞人!沒有錯,莽撞人就是三國裡的張飛。”
“那就只剩下最後兩個了,玄武門口藏匾額這個典故誰聽過?我腦子裡是一點印象都沒有。”我抬頭問向大家,動腦子推理的事情雖然有意思,但是很考量知識儲備。
“說到玄武門,我只知道歷史上最有名的事件就是玄武門之變了,唐太宗李世民在這裡殺了太子,自稱為帝。”杜心也表示只聽說能聯想到前半句。
“玄武門是城門,哪裡會有什麼匾額?”艾清英抱怨道,這就讓我們很尷尬了,剛剛開始解謎就被困在了一個小小的問題上。
“為什麼這句話一定是指一件事一個人?”柯問峰為我們指點迷津。
“對啊。”我們找到了方向,前面四個短句每一句話都是指一個人,我們便想當然的認為最後一句也是指一個人。
“如果只是藏匾額,我倒想起了一個傳說,也是關於一個皇帝。”杜心眨著眼睛,在這裡還故意賣了一個小關子。
“我也想起來了,最近電視上經常在放,是清朝的那個……”天狗對能參與進去這樣的討論而高興,興奮地準備說出那個名字。
“雍正。經常有傳言說他篡改了康熙藏在匾額後面的遺詔,頂替了十四阿哥。”看來八卦真是大家的天性,一說到這種傳言,都一副津津樂道的樣子。
“最後還有一個錯錯錯。”我提醒大家,勝利馬上就在眼前,但眼前這個也許是最難的,相對於其他的謎面,這個提示實在是有些摸不著頭腦。
我平常愛看一些亂七八糟的書,看到這幾個字腦海裡覺得有些似曾相識,於是便滿腦袋搜尋起來,過了一會兒,我試探著對大家說:“我記得曾經有一個故事,說是在雍正年間,咱們國家最後一個被腰斬的人,在行刑後一個多小時還未死透,沾著自己的血連寫了七個錯,是不是指的這個是這個人?”
“這事兒你記錯了。”柯問峰笑著糾正我,說那個事情有很多記載,也很詳細,事情的主人公,確實是咱們國家歷史上最後一個被腰斬的,但是他沾著血寫的並不是“錯”,而是七個“慘”字。
我多多少少有些尷尬,但杜心馬上說了她自己的解讀,緩解了我的尷尬,他說這可能是指宋代陸游寫的一首詞,說著她念起這首詞來:“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她讀詩的聲音抑揚頓挫,感情豐富,加上她美妙的聲音,簡直就是一種難得的享受。而他所念的詩詞裡有一句就是錯錯錯三個字,看來這和小本上的提示是嚴絲合縫的,我們都相信陸游即是這三個字所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