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者的遙遠旅途

第39章 只在此山中

青石帶路,藥香為引,黃大哥告訴我們在五福村裡有一間老式小屋,屋主人是一個世代靠販賣藥材為生的藥材商,屋內擺放著各種中藥材,常見的有甘草、黃芪,重樓,罕見的有靈芝、犀牛角,追溯時代最久的藥材中,有一味十分難得的“滿山香”,據悉,從他們家第一代藥商起就開始收購儲存,已有一百多年了,這個藥材商的收藥的價格很公道,所以黃氏父子每次採回的藥材都是賣給他。

隨後黃大叔又嚴肅地對我們說道:“這回我們要切的那個山洞,是我在採一種叫‘滿山香’的藥的時候發現的,不光是有點遠,而且要爬懸崖哦,要是運氣不好,路上可能還會遇到一些猛獸之類的,你們考慮清楚,如果出了啥子意外,我老人家是不得管的哦!”

“老黃頭你就放一萬個心嘛,我們都是練過的!”我說道。

“那要的,既然人都到齊了,就抓緊時間,娃兒,把香拿過來!”黃大叔吩咐道。

黃大哥從書包裡取出三支香一隻燒雞給老黃頭,他接過去就開始佈置起來。

黃大哥見我和種馬饒有興致地看著他爹佈置,唸唸有詞地拜祭著,他向我們解釋道:“這是採藥人的規矩,採藥人上山前要‘祭祖’,心裡默唸神農、華佗等名字;‘祭祖’之後還要‘請山神’,告知自己姓名、住址、此行目的。前一項是對行業祖先的尊敬;後一項是希望山神保佑自己平安。古時候的採藥人認為,請示過山神後,有些‘靈性藥材’更容易看見,個人還可以躲避野獸。”

“呵呵,這個我知道,別看採藥人很平凡,但這可是個很有底蘊的行業,‘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三百六十行中,採草藥佔有一席之地,《歲時廣記》曾記載:‘五月五日,競採雜藥,可治百病’。這個‘競採’,即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掛艾草於門’,還有一些老人會用草藥燒水給小孩洗澡。習俗流傳至今。”我如數家珍一般說道。

“哦喲,歐陽小哥,你對採藥這行楞個瞭解所,看不出來也!”黃大哥驚歎。

“黃大哥說笑了,再瞭解也比不上你們。”我其實也只知道這些,再說就露餡了。

“好了,你們也來拜一盤,然後抓緊時間進山!”老黃頭招呼我們過去。

我和種馬也跟著黃大哥的動作拜了拜山神,唸了念採藥祖師的名字,祈求他們保佑我們這趟平安順利,當然,我和種馬祈求的是能順利找到苗疆阿蓬谷。

拜祭完畢,我們進山!

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巴蜀之地多峻嶺,作為巴蜀的子民,靠山吃飯自古不變。這段時間,也正好是莫莫山進山採藥的季節,路上時不時能看見其他結伴而行的採藥人,彼此見面點頭打個招呼,隨後各奔東西。

“我們採藥人在山裡是各有各的地盤的,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哪個要是敢不打招呼隨便跑切別個的地盤挖東西,逮到要被砍手!”黃大哥邊走邊給我們說採藥人的規矩。

“哦對了,我在嶺南老家那邊,也聽採藥人說過,採藥人進山採藥的規矩,其中有一項就是‘採藥留種’,意思就是不管多貴重的藥材,不能全部挖走,一定要給後人留下資源。”種馬好不容易從只有蓮蕊的腦子裡搜尋出了這條資訊。

“對頭!馬小哥也說的沒錯,因為採藥人各人有各人的地盤,你肯定不得把藥苗苗都採完撒,像有些比較珍貴的藥,比如‘滿山香’同一個地方採過的話,五年內都不得再去採。”老黃頭說道。

“每個行業果然都是不容小覷,博大精深。”我感嘆道。

談話間我們來到了一片被蒼翠覆蓋的山谷。

“小心,你們莫看到這裡路平好走,沒的啥子大樹子擋路,看起漂亮的山谷,到處都是居(扎)人的藿麻!”看我們毫無警惕一臉悠閒地四處張望,黃大哥提醒道。

“藿麻是什麼?”種馬好奇地問道。

“我知道,那東西千萬不要讓面板碰到!藿麻,就是蕁麻,是一味廉價藥材,但是莖葉上的蜇毛有毒性,人或動物一旦碰上就如蜂蟄般疼痛難忍,它的毒性使面板接觸後會立刻引起如瘙癢、嚴重燒傷、紅腫等,觸碰輕者,難受數分鐘後可自行消失;重者,將患處對著明火烤熱,並作伸縮動作,也可用溫開水洗患部,約經半小時可解除痛苦。我小時候在老家的山上耍的時候,就被弄到過,痛慘求了!”我被這東西坑過,記憶猶新。

“我靠,那一定要小心!”種馬帶上手套拿出工兵鏟,主動開路。

道路漸行漸窄,山溪在懸崖下汩汩流動。隨著我們繼續往莫莫山的深處走,小路已經不見,地面全是掉落的樹葉和野草,走起來很滑。

我和種馬相繼被藤蔓絆倒,摔了好幾跤,走在前面的黃氏父子拿著柴刀不停撥開樹枝和芒草,也時刻提防著回彈的枝丫傷到眼睛。好不容易又走上一條小路,路面又變成了亂石坑,一不小心就會崴到腳。

過了小山谷,我們來到了一條溪水邊停下來歇歇氣,溪水閃著緞子般的光芒,黃氏父子捧著水直接喝起來,黃大叔說:“沒的汙染的山泉和山藥,是山神送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

黃大哥說:“採藥辛苦的很,也非常危險,有一盤我和老漢在一個地方採藥,三面都是石壁,我們只能像猴三兒一樣吊到樹藤藤下來,沒有藤藤的時候,就趴在石頭高頭一點點移動,離地面還有十幾米時,我們是跳到竹子上蕩下來的。一不小心就會摔個粉身碎骨,或是碰到野豬、蛇,沒踩穩當掉到懸崖下頭切、或者踩塌受傷,有時候還要等黑麼久看到藥材生長。我有一次跟老漢進來採藥,一個多月沒下山,我媽以為我們死在山裡都報警了。”

“對頭,隔壁子老王前年進山採藥,就是為了採一顆懸崖上極品的‘滿山香’說是給他女兒上大學的學費就夠了,結果失足掉下切摔死了,留下孤兒寡母,造孽的很!”老黃頭感慨道。

聽到這裡,我暗想,別看採藥人每年都能賺不少錢,但他們是拿生命在採藥啊。

又談了一會兒我們就繼續趕路了,因連日下雨,莫莫山中霧氣騰騰,果真有種“雲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的感覺。

我們已經行走了四個小時,進入了莫莫山的中部地帶,算是深山了,路上能遇見的藥材也變得多了起來。

黃氏父子爬慣了山,一點也看不出疲態,他們一路不斷向我和種馬介紹:“這是‘金果蘭’,可以清火解毒,還治蛇傷;這是‘七葉一枝花’,可以活血散瘀,有抗癌的作用……”

就在我和種馬走到累的快受不了,天色漸黑的時候,眼前出現了一個半山坡,山坡上我們看到一面陡峭的懸崖,只見石頭縫隙處,有一些白色的物質。“是滿山香!”黃大叔說道,“那個有黃金瓶瓶兒的山洞,就在高頭!”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