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乘坐電梯下樓,直達地下二層的停車場,看到於家的車子停在角落裡,開車的正是謙叔。
他走過去,於大龍從後座下來,向他打招呼:“藥菩薩在車裡,上車吧,你們談。”
林風鑽進車子,謙叔便下去,後座上只剩他和另外一個面容憔悴的老頭子。
藥菩薩作為醫學界的奇人,知名度極高,林風很久以前就看過他的照片。只不過,大家道不同不相為謀,從來沒有會面的機會。
“年輕人心地善良,前途遠大。”藥菩薩說。
“前輩過獎,有什麼事請吩咐。”林風說。
“我自己知道,在江湖上的名聲譭譽參半,我也知道,世界醫學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階段,人人都在遵守醫療的倫理道德,非常保守,不思進取。長此以往,人類的醫學將會陷入一種死迴圈。我一直想找一個年輕人可以傳承衣缽,但是,十年來,卻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於先生說,他對你非常信任,你的人品更是沒問題。我知道林家傳承悠久,祖上出過幾個中醫名人。所以,這次來給於先生幫忙,也是懷有私心。如果你感興趣,我會把這次手術的精髓全都傳達給你,讓你慢慢領悟。”藥菩薩說。
如果放在從前,一位江湖奇人願意向林風傳授技藝,那麼,林風一定喜不自勝,馬上點頭同意。不過這一次,他一想到在藥菩薩的手術中,胎兒會成為另一個於樹或者於向南,他就無法接受,更不會想傳承這種詭異的醫術。
“謝謝前輩青睞,不過,我沒有那種資質,不敢耽誤了前輩的時間。”林風說。
“於先生知道你會拒絕,但是這件事不急,以後有的是時間。我急著見你,只是想確定你有沒有領悟奇術的資質?接下來,我會考你三個問題,你試著回答,看看我們有沒有緣分。”藥菩薩說。
林風沒有拒絕,因為他知道,站在外面的於大龍和謙叔還有另外的事要做,必須給他們時間。如果跟蹤而至的是參門或者是火蛇堂的人,那麼,於大龍就必須掃清障礙,以免影響接下來的計劃。
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和實力,他必須配合,跟藥菩薩一起留在車裡。
“前輩請說。”他說。
“我的第一個問題是,玄學家認為可以逆天改命,醫學家則認為是生理上的改變導致了命運的改變。這兩者,一種是唯心主義,一種是唯物主義,你更贊同哪一種?”藥菩薩問。
林風的答案當然是後一種,因為他是絕對的唯物主義者,相信醫學而不相信玄學。很多奇術師說的逆天改命只是一種籠統的說法,細分下來,能夠分成數百種情況。
那麼,一個人一生中做什麼事,都是由他的身體狀況決定的。如果天生腦力或者身體殘疾,給他再好的條件,也不會成為正常社會中的大人物。生理導致了命運,這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我贊同後者。”林風回答。
“第二個問題,回顧歷史,所有成功的大人物是不是都不擇手段?那些過於善良的人,最終下場如何,你是不是也已經看到?所有的歷史都是梟雄和獨夫創造的,你是不是同意這樣的觀點?”藥菩薩問。
真實的歷史往往如此,正如古語說的“慈不掌兵”一樣。不過,林風並不贊同這些觀點,因為他記得,有一位統治者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話。正因為有那句話的指導,他的朝代才稱為盛世。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林風回答,“梟雄和獨夫也許能夠創造一時,但卻創造不了盛世。我認為,真正的有德之士才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而那些靠著投機取巧、踐踏別人而上位的,必定會爬得越高跌得越重。所以前輩,我並不贊同你的觀點,而是相反,每個人都應該重視自己的德行,德不配位,必遭禍殃。”
藥菩薩冷笑起來:“你說的話似曾相識,每一個所謂的正人君子都會這樣說。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畫龍畫虎難畫骨。有些人表面說的、實際做的內外不一,是十足的偽君子。正是他們攪亂了社會的正常秩序。與其做個偽君子,不如做個真小人。你這麼年輕,如果一味地按照偽君子的要求來規劃自己的人生,那麼,你的未來跟他們一樣。”
林風搖頭:“不是偽君子,是真君子。”
藥菩薩再次冷笑:“無論是什麼樣的君子,都不會獲得至高的成就。醫生都是庸才,沒有什麼價值。”
他是醫學怪才,正道對他歧視,容不下他,他自然會憤世嫉俗,對正統醫學、正道人士嗤之以鼻。
“前輩,這個世界上如果缺少了君子,則天地昏暗,乾坤倒亂,世界秩序就全完了。您瞧不起君子,但並不妨礙君子謹言慎行地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林風說。
他自認為林家祖先都是君子,父親林懷遠更是一位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而自己的目標,也是像父親那樣,一生正直,與世界為善。
“好吧,第三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肯傳承我的醫術,是繼續走我自己的路,還是自創新路,或者是將這些神奇醫術徹底塵封,讓‘藥菩薩’這一支派徹底從這世界上消失?”藥菩薩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林風用《論語》上的話來回答對方。
他的意思很明顯,藥菩薩的醫術雖然高明,但其中的糟粕必須剷除,只把精華部分留下來,為世人造福。
“迂腐,迂腐,迂腐。”藥菩薩搖頭,“真猜不透於先生為什麼如此看好你?你雖然年輕,但渾身上下都充滿了腐儒氣息,令人作嘔。我創造了絕世醫學,不是為了討好醫學界和世人,是想在所謂的名門正派之外,再走出一條推陳出新的路子來,像古代那些‘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大人物一樣。現在,我成功了,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傳承衣缽的人。看來,屈原說的‘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果然正確。找不到傳人,大不了我也像屈原一樣,帶著所有智慧,投汨羅江而死去吧。”
林風見過無數憤世嫉俗者,的確有人在瘋狂之下走向極端,或者自殘,或者互殘,成了坊間的談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