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魁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叩首回答道:“回皇上,臣等無能!皇后娘娘的病症只能緩解,並無根治之方。請皇上賜罪!”
柳一條被柳二條纏得無法,只得坐起身來,道:“二條,你現在是讀書之人,過了今年也已到束髮之齡,是個大人了,凡事都要學著自己去處理。再說這詩文之事乃事你們讀書人的本分,你怎能請教我一個農作之人?這要是傳聞出去,豈不是要讓人笑話?”
“大哥,我知道了。”柳二條點頭認錯,遂即又為自己辯解道:“不過大哥你才爍古今,博聞強記,豈是一般農戶所能比擬?就是我們私塾裡的先生也都遠不及大哥之一二。所以遇事請教大哥,二條並不覺會有什麼不妥。”
“你啊,真是的。”柳一條被柳二條一記馬屁拍得心情大好,睡意也去了大半,他坐直了身體,笑著對柳二條說道:“好了,說吧,是什麼難題?竟能難為住我們柳家的柳二公子?”
“大哥,是這樣的。”柳二條見柳一條答應幫忙,就急著說道:“是一闕很古怪的上聯。是一個賣燈籠的奇怪老伯出的題目,內容是: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江,夏,江夏,嗯嗯,有點意思。”柳一條細品了一會,笑著向柳二條問道:“那個給你出題的老伯是什麼打扮兒,為什麼要給你出這種難題?不會沒有理由吧?”
柳一條道:“所以我才說他奇怪,那老伯明明是一個賣燈籠的小販打扮兒,可他的燈籠卻不能用銀錢來買得。非得對出他每個燈籠下方相對應的詩,詞或是楹聯才可求得。”
“哦?那他的燈籠一定很別緻了?竟能使得你放棄燈市的熱鬧,早早地回來侯我。”柳一條也被勾起了興趣。對賣燈籠的人好奇起來。料想那人能想出此等售燈之法,定是一文雅之士,比之杜子貴那種沽名釣譽之輩要好上很多。
“燈籠是一盞很奇特的佛燈,外表是一個盤膝而坐的佛爺,雙手持禮,而帶微笑,看上去很詳和。娘要是見了定會喜歡。”柳二條說起燈籠的時候雙眼放光,看得出他很想把那隻燈籠拿回家來。
“你倒是有心了,玩的時候還知道為孃親著想。”柳一條寬慰地笑了笑,柳賀氏信佛,禮佛,敬佛。柳二條若是送她一盞別緻的佛燈,她定會心中歡喜。
同時柳一條也在佛燈的寓意上想到了賣燈老伯的下聯。
佛乃三教之一,居於儒下,位於道上。在唐僧回來之前,儒居第一。
柳一條在心中思量了一下,便笑著對柳二條道:“我已想到下聯,你去拿筆墨來,將之記下,去換燈吧。”
“哎,我就知道這種事難不倒大哥!”柳二條應了一聲,連蹦帶跳地衝出門去。
待他把紙筆拿來,柳一條也不客氣,提筆在紙上寫道:“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豈敢在前,豈敢在後。”
在溼潤的墨跡上吹了兩下,柳一條把紙張遞給柳二條,道:“諾,拿去吧。事完了,就別來煩我睡覺了。”
“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豈敢在前,豈敢在後。”柳二條上下唸了一遍,恍然,誠心大讚道:“好!妙!大哥,你好棒!我崇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