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柳一條的擔心是多餘的,在把牛給夏得章送回後,夏得章雖然覺得肉痛,但是還是把餘下的銀錢給付清了。白紙黑字,容不得他反悔。
經過這幾天的努力,柳一條手中已積攢了不少銀錢,總的算下來已有近三十貫,按照現在一畝良田1000文的市價來算,他已可再買30畝良田。如果買薄田的話還會買上更多。
柳家以種地為生,柳一條以前學的又是農畜業,所以手中有了餘錢之後,柳一條心中已有了置辦田地的打算。不過這一切都要等到這次耕牛病過去,他的手中有了更多的餘錢後才能提上日程。
而且過完年柳一條就滿十八歲,按照唐朝的均田制,他可被授分口田八十畝,永業田二十畝,加起來也有一百畝的土地。再加上老柳的一百多畝,他們總共也有兩百畝田地。
兩百畝,聽起來是很多,其實按授田制寬一步,長240步為一畝來算,兩百畝也不是很多,連現代的二十畝都不到。二十畝,對柳一條來說還少得很。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柳一條就領著柳二條出了門,今天是柳二條正式拜入王志洪門下的大日子,他們要早到,讓先生久等是一件很失禮的事。
本來按禮柳老實也應該去的,但是家裡有牛需要人照料,老柳離不開,而且老柳也不習慣與當官的人打交道。一看到衙門裡的人他就渾身不自在,所以他就主動留了下來。在他看來,有柳一條陪著柳二條就足夠了。人王縣丞肯收柳二條作門生,還不全看的是柳一條的面子。
柳一條二人趕到縣城的時候已是早上八、九點鐘的樣子。因為是臘月二十五,再過五天就是大年,衙門裡也沒有太多的公事。所以柳一條兩人在衙門口只等了一會就被人請了進去。
王志洪坐在正堂,沒穿官服,穿的是一襲青色的棉袍,旁邊有茶水,兩側有下人。
柳一條兩兄弟走進,衝王志洪彎身見禮,道:“見過王縣丞!”
王志洪微笑著點了點頭,道:“柳小哥,柳二條,你們兄弟這麼早就來了。呵呵,坐吧,今日我等是私人會面,不必太過拘緊。而且過了今日,我們也就不再是外人。在我這裡自然些就好。”
“如此,我們就簪越了,謝王大人賜坐!”柳一條拱手道謝,遂同柳二條一起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
這時王志洪開口道:“今日是我與二條師徒結緣的日子,”揮手向一旁的侍女示意,侍女端上一青瓷茶碗在正廳站定。王志洪接著道:“尊行古禮,二條須敬茶,叩首,方可禮成。現在時不到午,正是吉時,咱們這就開始吧。”
就這麼簡單?柳一條心下難免有些失望。他先前還以為拜師禮時,要高朋齊聚,大擺筵席呢。沒想到只要敬上一杯茶就算完事兒了。
柳二條站起身,走到王志洪的身前,曲膝跪下。恭聲說道:“學生柳二條,拜見恩師。”
說完,柳二條在地上響亮亮地磕了三個響頭,待王志洪應聲點頭,才抬起頭來,端起侍女遞上來的茶水,高舉過頂,遞到王志洪的跟前,道:“請恩師用茶。”
“嗯,”王志洪雙手接過茶水,象徵性地在嘴邊輕抿了一口,點頭道:“好了,起來吧。”
“謝恩師!”柳二條這才站起身來。躬身站在一旁聆聽教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