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石鋤把一個竹筍挖了出來,他本想品嚐一下,卻突然停住,向人問道:“魚弓,我們以前吃過這樣的竹筍嗎?”
不知道遠古時代的竹筍有沒有毒,他不敢輕易犯險。
“竹筍?”
魚弓盯著他手中的那截東西看了一會。
“原來族長你說的是竹頭呀,這種竹頭可以吃,但我們更愛吃野菜,這種竹頭也不好存。”
“是啊,族長,我們的巫想過曬竹頭幹,但不知為什麼,曬出來的竹頭幹大部分發黑,還長了毛,根本不能吃,人吃了還會拉肚子!”一名男人也說道。
春季氣溫適宜、雨水充足,正是各種植物瘋狂生長的時候。
人們在這個時候,基本不缺食物,所以大家對竹沒有太大的興趣。
“如果可以將這裡的竹筍都製成乾的話,就能在夏季為部落提供一定量的食物!”
他腦海裡已經浮現出各種用竹筍製成的食物了。
旁晚時分,王明帶著族人回到村寨。
今天的收穫,除了女人們採集的野菜和菜苗之外,還有數百斤竹筍。
巫看到這些竹筍後,便說道:“族長,我們有野菜吃就不用採這種竹頭了,這種竹頭吃不完只能壞掉。”
魚弓連忙說道:“族長說他有辦法曬好竹頭。”
第二日,他與族人把韭菜、白菜、蘿蔔、莧菜、野蔥種在一塊田裡,並且叮囑女人今後在採摘時,順便挖這些種類的菜苗回來種植。
今天沒有下雨,太陽還有點曬,他就留在部落裡處理竹筍。
巫與女人們幫他。
她們把採回到的竹筍清洗乾淨並且拔掉外面那層硬的竹皮。
“我們先把竹筍切成片。”
王明坐在廣場上,用骨刀將一根竹筍切成片,並且拿給女人看看筍片的大小。
“你們先把這裡的竹筍處理好,我去弄一些東西!”
“巫,你快去把鹹土拿出來!”
王明找到幾個大瓦器,又在火塘裡用石頭壘了幾個灶,然後瓦罐煮鹽水。
他把切好的筍放進鹽水裡燙,並用兩根樹枝做成筷子搞拌筍片。
待筍煮至六七成熟的時候,就撈出來放在藤籃裡放涼。
他到物倉裡,本想找一些能晾曬筍片的工具,卻發現部落只有藤籃、藤框這些不太適合晾曬食物的器具。
“不行啊,部落還沒有竹匾這種晾曬工具!”
先不說技術問題,就算是現在造匾也來不及了。
他只好在廣場上搭幾個木架,用魚骨針和麻線串竹筍,並掛在木架子上晾曬。
大約過了七天,這些處理過的竹筍都被曬乾了,它們的表面呈現黃褐色,並沒有變黑和發黴。
族人們檢查完這批筍乾之後,都露出了笑容。
那片竹林有大量的竹筍,用這個儲存方法處理竹筍,可以讓部落儲存到更多的食物度過夏天。
而這個時候,田野上已經種下了十多畝蔬菜,並且增加了山藥和葛根這兩種根塊蔬菜,當然,採集的女人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