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再商議了一會,就馬上回去準備貿易的事項。
五日後,玄鳥族準備妥當。
他們這次出動四十人,以十條竹筏為交通工具,攜帶布匹、蓑衣、草鞋、豆醬這些物品。
在岸邊等了一會,丹鳥氏與木鳥氏的商隊也如其到來。
他們沿著鳳水一直往西,航行了一天,到達石鳥氏族領地。
石鳥氏族這裡盛產石頭,他們在河邊修築了兩個並在一起的村寨,村寨石牆高兩米,這裡的地形較為險要,若能在此修築一個城關,必定能將鳳部族保衛起來。
石城周圍已被開墾出一塊塊耕地,在城寨的數百米外還有一處開採過的石山,石鳥族人就是從那裡採挖石材的。
在石鳥族休息了一天,石圭族長帶著商隊加入,他們沿著鳳水繼續西進。
鳳水兩側的山巒高大而陡峭,極難攀登,也就在鳳水兩岸僅有一點平緩之地,但這樣的地形是不適合人類定居住的。
他們在山林中航行了一日,來到一處山谷,鳳河在此拐了個大彎繼續往西延紳,且有兩條小支流在此匯聚。
很多魚鳥氏人在這裡的大小河中捕魚,個個都是善水的捕魚好手。
數平方公里大的河谷中,有一木牆村寨,魚鳥族人在僅有的平地上開墾耕地。
很明顯,魚鳥族這裡並不適合屯田發展。
在魚鳥族這裡休息就一日,他們繼續往西前行。
此時,整個鳳部族的商隊達到兩百人,他們組成的竹筏隊在鳳水中航行,頗為壯觀。
走了一日,東西走向的鳳水匯入到南北走向的陵水。
這裡是群山之中,煙霧瀰漫,兩岸有猿猴在叫,周圍是高山密林,生存環境很惡劣,也不知道深山老林中是否存在部落,人們全靠在河川中才能航行活動。
鳳部族的商隊在此分別,魚鳥族長帶著一支商隊沿著陵水南下,而王明則帶著剩下的人繼續前往富邑國。
王明帶著的商隊沿著陵水,往東北方向又走了兩日,來到了一個熟悉的河谷。
此時,黃狼氏、貂鼠氏、灰鼠氏這三個部落已全部集中在此河谷居住。
這林木部族總人口有四百餘人,現在以狩獵與採挖孔雀石為生,甚少養羊放牧與種植,完全在王明的預料之內。
在此處歇息了一日,商隊繼續前進。
這一帶幾乎都是難以攀登的山林,在途中還遇到一條西北流向的較大的支流,聽黃狼氏人說,這支流叫天水,沿途生活著很多山野小族,是能到達一個叫邽戎的方國。
六日後,他們走出了山林,周圍的環境都是低矮的坡地,遠處隱約有一小土城。
“那裡就是富邑國的陵邑。”
說罷,黃狼氏族長就拿出結繩數了數,又說:“富邑國人用夏曆,以月為期,每三個月就會在陵邑售鹽,所以很多在山裡的部落都會拿著山貨去換鹽,下一個日出,就是他們的售鹽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