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麼看著像拜神油燈裡的燈芯呢?”王明思索起來,“它綿綿的,應該能吸收油脂,我得帶回去試驗一下。”
這個時候,那邊的族人開始有收穫,他趕忙跑了過去。
到了第二天中午,他們回到部落。
這一次他們抓到了二十五隻小雁和三十多枚野鴨蛋,只要那些蛋孵化出來,部落就有六十多隻野鴨,以及五十隻小雁了。
將這些雁和鴨蛋安置好,王明趕忙來到屠宰攤位。
此時,一個養殖男子正在分割一頭黑豬,玄芸、巫、玄萼三人在旁邊等著拿這些肉食去分發。
養殖男子拿著石斧將黑豬砍塊,石斧很粗糙,砍起豬肉來十分費勁,王明要了一些豬板油就離開了。
他在河邊將豬板油洗乾淨,又帶回家裡砍成小塊,放在陶鍋裡煮一下,然後撈出來,之後又將豬板油放進陶鍋裡熬。
陶鍋很厚,雖然保溫性強,但導熱很慢,他等了很久,這些豬板油才開始煉化。
最後製得豬油渣和發亮的豬油,他將這些豬油倒入一個陶罐裡面放好,這豬油的味道還是挺香的。
香氣中還夾著豬騷味,這個時代的豬沒有閹割,所以豬肉和豬油都有一股奇怪的騷味,味道很差,難怪古代的豬肉是給窮人吃的。
不過,這年頭能夠吃上一點葷腥也是不錯了。
王明在屋裡找到一個破陶碗,倒了一點溫熱的豬油進去,又把白色的草芯放進去搞拌,只見草芯很快就吸收了油脂。
拿木棍將草芯挑出一點,然後用一根木柴將其點燃。
只見草芯燒出一團小火,他拿起這個陶碗進入有點昏暗的屋裡,很快就把整個草屋照亮了。
“原來這是燈芯草。”王明笑道,“太好了,以後能用上燈了。”
雖然部落人現在日落而息,但有時候人們也會在夜晚活動,這種燈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有時候白天進入一些昏暗的倉庫裡尋找物品也是需要用到燈的。
破陶碗實在不太適合裝燈芯和油,他連忙到陶作坊捏了一些陶燈臺,。
後要是能榨出菜籽油或者花生油什麼的,這種燈臺就可以普及到各家各戶,成為人們日常的照明工具。
從陶作坊走出,再次回到養殖場。
就看木狼在氣憤的修補著關押奴隸的木籠。
“你怎麼了?”王明走過去問道。
“木籠昨天才修好,今天又壞了,我懷疑是奴隸弄的。”木狼指了下籠子的一角。
那一角捆綁木材的繩子被磨斷了,這是關押男奴隸的木籠,肯定是男奴隸乾的,他們想逃跑,所以弄壞了木籠。
其實這種木籠是用木頭和麻繩捆綁起來造的,並不結實。
王明看了看,無奈的說道:“就是奴隸弄壞的,用這種木籠關押奴隸確實不靠譜,有什麼東西可以關押他們呢?如果我們以後抓到更多的奴隸,那豈不是看管不過來?”
“有的部落會把奴隸關在山洞裡,可我們這裡沒有山洞。”木羽嘆氣,“要不繼續把他們的雙手綁緊。”
“用繩子把奴隸的雙手綁緊,他們第二天干活動時,手腳就不利索了,我怕他們的手腳壞掉,要是壞掉了,那就沒有價值,只能殺了,我想讓他們幹活。”
“除非我們蓋一些磚屋,他們就走不出去,派人守在門口就可以了。”木羽說道。
王明連搖頭,道:“我們都住草屋呢,還給這些奴隸抓住磚屋?”
正說著,玄農帶著十多個耕田的人抬著一頭野豬走進養殖場。
“最近有好多野豬過來偷吃我們的莊稼,趕跑了又跑回來,今天好不容易才打到這頭大的。”
玄農一進來,就罵咧咧的說著。
部落的田地就在野外,周圍沒有任何防禦措施,所以經常有野獸跑到田裡偷吃莊稼,造成很嚴重的經濟損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