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長度相近的豬鬃毛挑選出來,又用骨刀在木部件的邊緣劃出不少劃痕,把鬃毛貼在上面,用繩子捆綁起來。
但他做好後,剛試刷一下,鬃毛全部散了。
“不行啊!”
他懊惱的看著這件看起來很平常的物件,沒想到自己造卻是那麼難。
“必須用膠水粘合。”
他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古代的膠水最出名的要數用動物皮熬的皮膠和用魚鰾熬製的魚鰾膠,前者可以造油墨和造紙,後者便是粘度很好的木工膠,可粘合木材和造角弓。
更可以用來粘合木刷子,甚至可以用來粘合皮甲、盾等武器裝備,可以說,魚鰾膠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工業材料。
“我要熬魚鰾膠,你們跟著我做。”王明對木魯等人說道。
這些工人連忙跟著王明來到養殖場。
等到中午時分,魚弓的捕魚隊回來。
二十個漁民帶回來的漁獲並不豐富,多是一些容易獲取的螺貝,另外就是蟹蝦鱔等水產,再就是有三十多斤的魚。
“螃蟹殼能制漆,你們以後捕到蟹不要分給其它族人,要分給養殖場的人吃,養殖場的人留下蟹殼與其它材料一塊送到各個作坊。”王明說道。
“是的。”過來領分發食物的玄芸連點頭。
“把這些魚殺了,把魚鰾給我,告訴族人,以後魚鰾都得上交!”王明說道。
一條魚只有一個魚鰾,王明收集了五天,才收集到一斤魚鰾,而且這些魚是淡水魚,製得的膠可能沒有黃魚那些海魚的膠的效能好,不過暫時來說,能製出膠就很不錯了。
若想得到更多的魚鰾,必須派更多的人去捕魚,這顯然不是王明想要的,玄鳥族人必須做更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於是他派魚弓去跟其它部落貿易,順便告訴其它氏族留下魚鰾,將魚鰾曬乾換給玄鳥族。
四個親族的人口並不少,他們每天捕的漁獲也不少,尤其是魚鳥氏族,他們就是專門捕魚的部落,肯定可以提供足夠的魚鰾。
他將這一斤魚鰾,帶回工具作坊。
這些魚鰾大部分幹了,將它們泡在水裡,泡了兩天,這些魚鰾才徹底泡軟。
然後用石刀將其切成小塊,裝入一個陶碗裡,放進鍋裡蒸煮。
蒸了一個小時,夾出一塊試了下軟度,覺得合適就將其取全部出來。
取來一個舂臼,將這些魚鰾捶打砸爛。
砸了一會兒,膠涼並開始變硬,又得放入熱鍋裡蒸煮,然後又取出來砸,就這樣,重複了幾次,終於將這些魚鰾打成膠。
他用陶碗把膠裝起來。
這些魚鰾膠粘乎乎的像麵糰,取溫水調配了一些粘度適合的膠水。
他又取來之前做好的木刷部件與豬鬃毛,將這兩樣東西用線捆綁好,然後用藤尖,沾著魚鰾膠一點點的將它們粘一起,並且裁剪出一塊獸皮將連線處包裹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