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始氏族到帝王

第36章 長弓隊

人跡罕至的山林中。

“就是這裡了,這裡的榆樹可以造弓!”

王明來到一山坡上,向族人介紹著這裡的榆樹,這些落葉喬木,普遍有二三十米高,在一帶的山林都以榆樹為主。

榆木材質堅硬而強韌,是部落人經常用來製造木器的材料。

“上年就是在那山坡下發現高產種子,我得下去看看!”

王明與族人來到山坡下,很快就發現有一些野生的玉米樹,可是上面並沒有玉米,這一帶的玉米樹都沒有玉米。

就在他感到疑惑的時候,卻發現周圍的草叢有人類活動過的痕跡,甚至在一些軟沙地中,出現幾個人類的腳印。

“有人來過這裡採集了這裡的玉米!”

王明暗叫不好,玉米可是高產作物,一但落入別族的手裡,如果那個部族會種地,那他們很有可能因此而發展起來,有了足夠的食物,就有發動戰爭的資本!

可部落人並沒有想到這麼長遠,他們只是為了被人搶先一步而感到惋惜,一個個拿起石斧在砍伐榆樹木。

“族長,這個榆木的長度可以嗎?”

木羽爬到一棵樹上。

“一定要比人高的樹木,沒有分叉和結節。”

王明將選材的標準再次說了一遍,製造的長弓一定不能有結節與分叉,否則長弓在受力時就會有影響。

一行人在這裡砍了五十個合適的木材,每一段都比人的身高還要長。

將木材帶回部落,他們就開始選材。

有結節的不要,彎彎曲曲的不要...

王明用石鑿與石斧,將木材的表皮去掉,這樣又淘汰掉被蟲蛀或有疙瘩的一部分,最後剩下三十根好的木材。

拿出尺繩將這三十根木材量度出統一的長度,大概有一米六的樣子,跟部落現在的人或高一些,或矮一些。

用木炭在木材上畫出大致的形狀。

王明拿著石斧將一根木材修成中間粗兩邊較細的樣式,其餘的男人也學著他的樣子對木材進行加工,部落現在沒有專職的工人,全靠男人們自己造武器。

木料就是一根直木,他在木料的兩側標記上需要彎曲的位置,然後用火烤標記點,將木材一點點彎曲,造出反曲的弓梢。

弓梢除了便於掛載弓弦外,還能增加弓的張力、儲存更多的能量,使得射出的箭有更高的動能,更加平穩。

經過一段時間的陰乾,這批長弓總算初步完成。

木弓容易被腐蝕,現在還沒有油漆,他只好用動物油脂塗抹弓身,達到防水的效果,雖然效果差了一些,但總比沒有強。

弓弦用麻繩搓制而成,也用動物油脂塗抹防水,之後便將其掛載在弓梢的凹槽上。

三十把長弓就完成了。

在村寨的後面,王明與族人用木欄圍了一片地,並且用柳條造了十個箭靶,用尺繩量度距離,並且搭建了休息用的棚子,在棚子這裡擺放水缸、爐灶、暫時儲存食物的藤籃、餐具等物品。

除了這些生活器具外,王明還在這裡放置巨石、石啞鈴等鍛鍊力氣用的物件,以及一些用於練習長槍石斧等武器的木樁。

“以後這裡就作為我們的靶場和訓練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