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主宰中原

第41章 意圖募兵

江淮之地,乃稻米之鄉,無論水土,還是環境,皆適合稻米生長。

而稻米,耐澇卻不耐旱,如此則需要無盡的水利方面投入。

此時,楚昊帶著無數的工人進行水車的安裝,此水車皆是從商城兌換而出的。

水車漢末便有,其用處是可以將河流之水打往高處,在憑藉主人需要,加以流巣送往各家的稻田。

對於這一舉動,建陽百姓可是把楚昊好一陣議論,紛紛稱讚楚昊的品格,也是讓楚昊的名望提升了不止一籌。隱隱已經快要達到及格線,60了。

同時,王猛則帶著一眾百姓,負責修繕溝渠,連通河流,如此不但不怕乾旱,一些小的水患也不足為懼了。

當然,這是理想的目標,不過這一項工程可不是一日兩日就可以完成的。

…………

轉眼間,六月中旬,此時多數人家皆換上了新的種糧,乃是楚昊以地畝戶口發放的。此時,農田中隨處可見百姓勞作的身影,不過掛滿汗珠的臉頰上,卻帶著笑意,這是他們對生活的一種期待。

以丁畝分田,且土地國有化這些,眾百姓雖然多有微詞,可是感恩者卻在多數。

他們本就是一清二白得百姓,別說分他們土地了,就算聘請他們在土地中勞作,他們也會由心歡喜。

播種整整持續了五日才緩緩散去,不過河頭邊,或者水渠旁的兩支施工隊卻沒有隨之不見。

此時,這些人也算是在崗工人了,每月楚昊會發放一定的工錢,或許不是很多,但是在這些農民看來,這就是最仁慈之舉。

至於這些工程監督,楚昊也是將其交給秦川,畢竟相比之下,秦川怎麼也算第一批跟隨自己的。

短短不過月餘時間,建陽卻步入了正軌,這在外人眼中,絕對是不切實際之舉。

而建陽的改變,也是隨之流往他地,令不少被剝削到難以生存得百姓,舉家遷移向建陽而來。

…………

七月初,府衙內。

左邊是以王猛為首的一干文臣,右邊則是以薛仁貴為首的幾員戰將。

或許此時還不具備規模,可是隱隱之間已經有那種感覺了。

“近日,大量百姓流往我建陽,尋求我等庇護,此不可視而不見。

不過田地等方面,已經捉襟見肘,就算算上尚未開墾的土地,也最多隻能開墾出不到十萬畝,如此最多也在安頓一萬多的難民,不知各位有何良策呀!”楚昊聲音沉穩,昂然道。

“主公,如今百姓皆以安頓,理應著手軍事才是。如今我建陽城,守軍滿打滿算不過千人,且還是甲冑不全,兵戟不利的。”王猛當即抱拳站了出來,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