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績笑道:“殿下一言道出貞觀二字的含義,殿下和陛下想到一處去了。”
“改年號雖是大事,但也不必讓李大人親自來一趟吧,第二件事是什麼?”凌寧又問。
李思績回道:“晉王殿下,此次前來,是帶陛下口諭秘密前來,陛下準備正月備兵,二月初一正式出兵。此次出兵,陛下會從幽州、朔州等地調兵,兵力在十二萬,另外,陛下需要殿下出兵五萬到八萬,從涼州殺入草原。兩軍合璧,直取匈奴王庭。此戰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覆滅匈奴!”
他的聲音擲地有聲,代表了魏皇的氣魄和雄心。
換做其他人前來,凌寧必然裝模作樣,表現出一副錯然,但是面對李思績不用,凌寧直截了當道:“果然是攻打匈奴!”
看到凌寧一點不意外,李思績便知道凌寧已經猜中這一切了,所以李思績道:“殿下料事如神,既然如此,不知道是如何想的?”
凌寧笑道:“李大人,陛下派你前來秘密傳旨,目的已經很明確,你直接說吧,本王出兵,能得到什麼!如果什麼都沒有,就想讓涼州衛跋涉數千裡,恕本王不能答應,你便可以回去,直接把原話告訴陛下。”
李思績便笑著說道:“殿下,陛下讓下官來西域傳旨時,下官直接是拒絕的,因為下官知道,西域雖然一統,但內部局勢並不安全,涼州衛還需要鎮守西域。其次,還要防備姜國,一旦殿下出兵,姜國必然來襲,替匈奴解圍,所以下官不願來西域。但是陛下執意讓下官前來,無奈之下,下官便自作主張,儘量幫殿下爭取條件。”
凌寧也立即笑了,說道:“李大人有心了。”
李思績便道:“陛下說,只要涼州衛出兵,朝廷先提供一年的軍餉、糧草和軍需補給。軍需補給包括戰馬、鎧甲、弓箭、各種兵器。其次,可以減免西域一年的賦稅和徭役。第三點,西域兩年內的商稅,允許殿下自己制定。第四點,陛下會賜婚,讓殿下迎娶李晴兒。”
想讓馬兒跑得快,就必須給草吃,魏皇自然也拿出了誠意。
第一條好處自然不用多說,出兵的一切用度本來就該由朝廷提供,畢竟涼州衛是凌寧千辛萬苦拉起來的。
而第二點和第三點好處,則是實打實的促進西域發展,朝廷減免西域的賦稅和徭役,但是凌寧可沒有減免西域的賦稅和徭役,也就是說,賦稅和徭役換取的價值,都在凌寧的口袋裡。而讓凌寧制定商稅,簡直就是一國兩稅,可以讓凌寧大力發展西域商業。
至於最後一點,看似不重要,但對於鎮北侯李思業,對整個李家,對凌寧的名譽,都至關重要。
陛下賜婚後,那明面上,凌寧就不用揹負霸佔嫂嫂的罵名了。
可見,魏皇也是拿出了誠意。
凌寧很心動,但是卻搖了搖頭,說道:“軍餉和補給本就該朝廷提供,至於減免西域一年的賦稅,你覺得減免或者不減免,對本王而言意義大嗎?而三年的商稅制定意義也不大。”
“殿下,陛下讓下官前來,就是務必把此事辦妥,不知殿下的要求是什麼?”李思績問道。
這話已經很直白了,我是支援殿下的,陛下安排了任務,殿下得讓我能向陛下交差吧。
聽到李思績的話,凌寧笑了,隨即略加思考,便道:“減免兩年的賦稅和徭役,五年內西域商稅自定許可權。”
李思績思考後,便回道:“殿下,來之前,陛下也說了,只要不是過分的要求,便讓下官越俎代庖,替陛下答應下來。下官心想,滅掉匈奴才是大事,所以陛下應該會答應殿下的要求。所以下官斗膽,先在此答應下來,明日下官便立即趕回京都,向陛下彙報此事。”
凌寧說道:“沒問題!”
兩人相視之後都笑了,堂內其他人也不約而同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