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68:開透視上山打獵,我槍法如神

第45章 家人的擔憂

在那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各類食材的價格有著獨特的行情。

老鱉每斤售價三塊錢,在當時的物價體系裡,這價格看似不菲,實則在懂行的人眼裡,已經算是相當實惠了。

草魚呢,價格相對親民,每斤才六毛錢。而鯉魚,在市場上的價格竟比草魚還高,達到了六毛五一斤,這種價格差異,在如今看來或許有些奇特,但在當時卻有著其特定的緣由。

有些人對黑魚和鯰魚存在偏見,覺得它們的寓意不太吉利,受此影響,這兩種魚的價格就稍微低些,每斤能賣到五毛五。至於鰱魚,因其刺多,在一眾魚類裡價格墊底,五毛錢便能買到一斤。

當然,這裡所說的價格都是針對大魚而言,小魚可賣不出這樣的價錢。

李肆民這次進城,帶的魚數量並不多,也就三十來條。但條條皆是大傢伙,每條魚都體型碩大。這些魚加在一起,經過一番交易,竟足足賣了一百零五塊錢!

在這個買啥都需要票證的年代,新城第一招待所的政策顯得頗為人性化,規定三分之一的貨款可以兌換成相應的票證。李肆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凡是能換成票的部分,他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兌換。

不過,招待所可供兌換的票證種類有限,只有糧票和肉票這兩種。

多虧了採購科的江科長幫忙,李肆民不僅順利完成了貨款與票證的兌換,還成功買到了五斤滷好的豬頭肉。

說起新城第一招待所的食堂,那可是遠近聞名,尤其是他們做的滷肉,味道堪稱一絕。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第二招待所,他們的招牌菜品則是紅燒肉。

新城當地有著獨特的物資政策,購買豬肉需要肉票,滷牛肉同樣如此。然而,像豬頭肉、豬尾巴、豬大腸這類下水,卻無需票證就能購買。雖說不要票,但想要買到也並非易事,因為這些下水的供應量有限。

人們要麼早早去排隊,耗費大量時間等待,要麼就得依靠人際關係才能買到。

特別是第一招待所的滷肉,若想單純透過排隊購買,那難度可不小。通常情況下,人們只能選擇在食堂就餐時享用,或者找熟人幫忙購買。李肆民原本想多買一些豬頭肉,可江科長手中的指標也有限,能勻出五斤給他,已經是相當夠意思了。

這些滷肉為何如此搶手呢?一方面是因為不要票且味道極佳,另一方面,價格實惠也是關鍵因素。不要票的生豬肉,每斤至少得一塊一,可滷好的豬頭肉呢,猜猜多少錢?

每斤僅七毛錢!在當時,很多人認為吃下水不太健康,所以下水的價格遠低於淨肉。滷好的雞爪,一個才賣一分錢。又肥又大的豬尾巴,一根售價一毛錢。

上好的熟牛肉,每斤八毛錢,不過購買熟牛肉是需要肉票的。至於為何大多數人寧願花同樣的錢去買生豬肉,而不選擇熟牛肉,其中的緣由,細細品味便能知曉。

李肆民透過江科長的關係,在招待所食堂還採購了一大堆食物。有白白胖胖的包子,油條被炸得金黃酥脆,燒餅散發著誘人的麥香,甚至還有香甜可口的桃酥。別小瞧這食堂,它可不僅僅供應飯菜,點心製作同樣拿手。

這便是那個年代的獨特之處,即便只是縣城裡的招待所,也有手藝精湛的大師傅坐鎮,為往來的客人和工作人員提供美味的食物。

買完東西后,李肆民便踏上了返回向陽大隊的路程。他沒有選擇在招待所食堂就餐,心裡想著自己一個人享受美食,遠不如帶回家讓全家人都嚐嚐鮮。

本著“出門不落空”的原則,在回家的路上,李肆民瞅見河裡有魚,便順手釣了一條大鯉魚。其實,以他的本事,本可以多釣幾條,但他剋制住了。昨天已經帶了一條大黑魚回家,今天又釣了條大鯉魚,他覺得這樣已經足夠了。

要是弄太多魚回去,難免會引起他人的注意,說不定還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即便如此,當李肆民騎著腳踏車出現在村裡時,還是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關注。

“肆民啊,又騎車出去逛啦?”一位村民笑著和他打招呼,眼神裡卻透著幾分好奇。

“肆民,今天出去又帶回啥好東西啦?”另一位村民湊過來,語氣中帶著一絲期待。

“肆民,你拿著魚竿出去的,今天沒釣到魚呀?”又有人問道,目光在他的腳踏車和竹筐上打轉。

面對這些打招呼的村民,不管他們心裡懷著怎樣的想法,李肆民都始終保持著一副笑嘻嘻的模樣。好在在招待所的時候,他仔細沖洗了裝魚的竹筐,魚腥味已經淡了許多。但即便如此,還是有敏銳的村民聞到了味道,畢竟竹筐里正安靜地躺著一條大鯉魚。

“肆民,你這竹筐咋這麼腥呢,不會又釣到魚了吧?”一位眼尖的村民疑惑地問道。

“哈哈,七哥,你猜對了,我今天運氣好,又釣了條大鯉魚,厲害吧!”李肆民得意地笑著,一邊說著,一邊巧妙地躲開了那位村民想往竹筐裡伸的手,然後興高采烈地朝著家的方向跑去。

“哼,吹啥牛呢,就算釣到魚,肯定也是些小雜魚,不然跑啥呀!”有村民小聲嘀咕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