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哦……”
幾個侄子侄女如夢初醒,紛紛跑去拿自己的農具。
李文拿起鎬頭,李武扛起鋤頭,就連最小的李蘭,也費力地拿起一把小鏟子,跟在後面,屁顛屁顛地往外跑。他們雖然不知道小叔要帶他們去哪裡,但一想到有好吃的,就充滿了動力。
向陽大隊的保管員懶得出奇,因嫌每天收發農具麻煩得很,便叫大家把農具都領回家。這樣第二天上工的時候,大家就可以直接帶著農具去地裡,不用再每天來回折騰收發農具了。
李肆民帶著侄子侄女扛著農具往村外走,一路上引起了不少村民的注意。
很多村民好奇地和他開玩笑:
“肆民,天馬上就要黑了,你們這是下地幹活啊?”一個村民笑著問道,臉上帶著一絲調侃。
\"肆民吶,晚上幹活可沒工分可拿,你得清楚!\"另一個村民也跟著打趣道,笑聲在空氣中迴盪。
肆民,原來大夥都錯怪你了。你並非不肯下地勞作,而是選擇在夜裡,不要工分,一心為公,不願佔公家的便宜,覺悟可真高!還有村民故意調侃,引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
李肆民聽著這些玩笑話,尷尬地笑了笑,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他心裡想著,等會兒讓你們看到我找到的好東西,肯定會大吃一驚。
向陽大隊的莊稼一年兩熟。剛過立夏不久,距離冬小麥成熟還有大半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很多村民家裡已經斷糧了,只能靠挖野菜來填飽肚子。
李肆民一行人扛著農具踏出家門,旁人一眼便能瞧出,他們這是要去挖野菜,就連隨行的幾個侄子侄女也這般認為。先前聽聞有好吃的時那股子興奮勁兒,此刻早已煙消雲散。
在許多後世之人眼中,野菜可是健康的代名詞,不僅低脂低糖,還富含維生素與膳食纖維。
可在這個年代,野菜和美味根本沾不上邊。“吃糠咽菜”這個詞,形容的就是人們無奈之下只能靠野菜充飢的艱難生活。
野菜這東西,既沒有油脂,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也少得可憐。吃進肚子裡,不僅沒法讓人長時間不餓,還因為它富含粗纖維,說不定會把腸胃裡僅存的那點兒油水都給刮沒了。所以,挖野菜只是大家在飢餓面前的無奈選擇。
幾個侄子侄女心裡雖然叫苦不迭,但誰也不敢說什麼。
他們心裡清楚,要是敢和小叔理論,那肯定是自討苦吃。小叔難得積極一回,主動要幫著家人挖野菜,要是因為自己而落空了。回去肯定會被爹孃狠狠教訓一頓。
好在這個年代自然環境良好,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林和田野。很快,李肆民就帶著侄子侄女來到了村南河邊的柳樹林。這片柳樹林枝繁葉茂,細長的柳枝隨風搖曳,彷彿綠色的絲帶。
小叔,咱這地方離村子太近,時常有人來採野菜,估計很難挖到了,是不?大侄子李文小心翼翼地說道。他快十二歲了,稍微比其他孩子膽子大一些,敢和李肆民這個小叔說幾句話。
李肆民爽朗地笑出了聲,開口道:“你們咋就覺得我帶你們來挖野菜呀?”他故意賣了個關子,臉上帶著神秘的笑容。
二侄子李武性子比較直,剛滿十歲,和內向的李文不一樣,他大大咧咧地問道:“小叔,不挖野菜,你讓我們拿農具幹什麼?”
李肆民琢磨著和侄子侄女拉近關係,好讓他們別再怕自己,便起了逗弄的心思:“你們四個都猜猜看,誰猜對了,好吃的就多給他一份!”他一邊說著,一邊用鼓勵的眼神看著孩子們。
“啊?”幾個侄子侄女聽到小叔的話,都愣住了。他們目瞪口呆地看著李肆民,不但沒有開動腦筋去猜,反而大腦一片空白。在他們的印象中,小叔什麼時候這麼客氣過?他們心裡犯起了嘀咕,難不成小叔是想捉弄自己?
李肆民一看幾個侄子侄女的表情,就知道他們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他無奈地嘆了口氣,徹底洩了氣:
“算了算了,你們也別猜了,來,按照我做的記號,往下挖!”說完,他就在樹林裡轉悠起來,手裡的鐵鍬東挖一下,西挖一下,在地上留下了一個個記號。
幾個侄子侄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滿是疑惑,壓根不曉得小叔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不過,只是稍微一愣之後,他們就分頭行動起來。他們雖然不知道小叔的目的,但誰也不敢違抗小叔的命令,紛紛拿起農具,按照李肆民留下的記號,開始在地上挖掘起來。
他們一邊挖,一邊偷偷看著小叔,心裡充滿了疑惑和好奇,不知道小叔到底在搞什麼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