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大隊的其他幹部們,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熱鬧的機會,一個個都跑來看熱鬧。
大家看到李肆民把那麼多大隊幹部都管得服服帖帖的,甚至連公社主任都對他客客氣氣的,向陽大隊的所有幹部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酒桌上,李肆民端起酒杯,環視著眾人,大聲說道:“各位,咱們向陽大隊能有今天的發展,離不開大家的支援。
以後,只要大家跟著我幹,我保證讓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
”
眾人紛紛舉杯,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
“李總,我們都聽您的!”“是啊,跟著李總,肯定能賺大錢!”
就連經驗豐富的老支書洪振華,有時候都鎮不住那些刺頭,可李老三卻能讓他們乖乖聽話,可見這小子有多麼厲害。
在這個年代,既能賺錢,又有手段的人最吃香。
畢竟那時候法律還不健全,尤其是在農村,誰有能力,誰就有話語權,很多村霸就是從這種有能力的人發展起來的。
但李肆民和那些村霸不同,他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李肆民沒有食言,過完年一開春,就把種植向日葵的技術員派了出去。
這些技術員大多都是實習生,除了之前新原大學農學院的十個實習生,李肆民又向學校要了一批。
範老師和之前的十個實習生在新原大學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他們在向陽大隊的實習經歷,讓很多學生都知道了向陽大隊是個好地方,那裡不僅有廣闊的田地可以實踐,還有豐厚的報酬。
很多學生都擠破頭想要去那裡實習。
這次派出去的實習生,都是上一批在向陽大隊實習過的,也就是跟著範老師的那一批。
經過半年的實習,這十個實習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雖然還沒有特別強的能力,但指導各個生產隊種植向日葵還是沒有問題的。
新來的一批實習生,李肆民對他們還不太信任,只能暫時讓他們跟著範老師,繼續為向陽大隊的發展添磚加瓦。
讓李肆民沒想到的是,附近的兩個公社不知道從哪裡聽到了訊息,好幾個大隊幹部都跑到向陽大隊,想和李肆民合作種植向日葵。
李肆民向洪振華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幾個大隊去年就種過向日葵,洪振華還收購過他們的瓜子,雙方已經建立了初步的信任。
李肆民明白了,他們這是嚐到了甜頭。
既然他們願意種,李肆民當然支援,光紅星公社這些生產隊種植的向日葵遠遠不夠,市場那麼大,原材料自然是越多越好。
在那個年代,交通非常不便,運輸成了一個大問題。
各地的土特產因為運不出去,很多都爛在了當地。
所以,那時候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各地的物價相差很大。
比如東北的黑市糧價很便宜,可是到了一些人多地少的地區,糧價至少要高出一倍不止。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是黑市的價格,而不是官方定價。
官方定價的糧食數量有限,就算有錢也不能多買。
誰要是能把一些地方特產運出去,運到一些相對富裕的地區販賣,那可就能賺大錢了。
除了交通不便之外,資訊也非常閉塞,可以說資訊不暢。
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生活的那一片小天地,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就算以前出去過,也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只能瞎折騰。
要是出了問題,又有誰來負責呢?
何況,那時候私人不允許做生意,公家也不願意瞎折騰。
公家的事情,只要不出錯就好,折騰得越多,就越容易出事故。
因此,李肆民根本就不怕東西多,只恨東西少,不夠賣,形不成規模。
很快,訊息就傳開了。
向陽大隊出了個“冤大頭”,不管是本公社的,還是外公社的,只要去找他,他就答應提供種子和技術,還負責最後的收購。
自己只要負責種就行,其他的事情向陽大隊全都包圓了,這不是純純的大“冤種”嗎!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反正有紅星公社的主任擔保,大家趕緊去啊,一旦李老三反應過來,這便宜可就佔不著啦!
一眾大隊幹部集體狂歡,尚四輩卻欲哭無淚。
他給自己公社的人擔保還不算,現在還要給其他公社的人擔保,縣領導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不擔保的話領導就不同意。
尚四輩苦笑,本以為給本公社做擔保已是極限,誰料縣裡施壓,竟要他為外公社也兜底。
聽著坊間議論\"冤大頭\"的風言風語,他盯著辦公桌上的擔保書發怔——這燙手山芋攥得他滿手是汗,難不成自己真成了全縣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