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記。”一名鎮長放下自己已經空了的碗對林靜宜說:“這政策怎麼一會一變?之前要集體化,現在又要分開,這……”
他其實想說的就是這政策以後會不會再有變更?
林靜宜笑了一下,對於這個問題她已經被問了好幾次,也有了應對的答案。
“政策改變是必然的,以前我們要集體化,是因為我們的國家正處在困難的時候,所有人的心都要往一處用,如今在大家的努力下,國家已經擺脫了之前的那種困難,所以解決大家的溫飽就是如今最為關鍵的事情。”
得到了林靜宜這個通俗易懂的解釋,眾人的心也算安定了下來。
“林書記,這個政策以後還會有變化嗎?”韓鎮長擔憂的看著林靜宜,雖然他知道這個問題可能林靜宜也不清楚。
“不會的。”林靜宜的眼神嚴肅,語氣堅定:“未來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越來越強大,人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富有,政策肯定會有改變,但是我保證一定是往好的方向去改變。”
眾人聽到林靜宜的話,臉上的猶豫也都被喜悅給代替了。
“我想到了一句話,你們可以回去和鄉親們說一說,那就是: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好啊,這句話說得好啊。”
“平鄉鎮願意包產到戶。”韓振第一個響應林靜宜,這是源自他對林靜宜和林耀武以及蘇志遠的信任。
“我們也同意,林書記您和我們仔細說說要怎麼去分土地,怎麼做,我們聽您的。”
其實這些人一開始對林靜宜的態度都是不怎麼信服,畢竟她是個女的,看起來又那麼年輕,可是剛才吃飯的時候,韓振告訴他們,林靜宜的丈夫是一名團長,乾爹是一名旅長。
而趙強說林靜宜是從京都來的,那就說明,林靜宜這個人的話可信度特別高!
林靜宜也沒有想到,這些人竟然會這麼輕易就同意了,她還以為他們會強烈反對,為此,她還準備了好多勸說的話語,最後一句也沒有用上。
“只要是國家讓我們做的,那就是對我們好的,我們都不會拒絕。”
韓鎮長好像是看出了林靜宜的疑惑,大聲地喊了一句。
林靜宜的臉上帶上了笑容,這個時代的人們還是挺有覺悟的,對於國家也是無條件的信任。
哪怕過了那麼多的苦日子也不會去埋怨國家,只會覺得是自己命不好。
“各位,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分地,而是宣傳,要讓鄉親父老知道這件事,知道這件事的好處,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為了讓大家信服這是一個好政策,年後開春,我會選擇一個鎮進行試點,等大家看到效果了,就會在其他地方進行試點。”
“還有一件事。”林靜宜抬手製止了大家要起身爭取試點的動作:“我知道大家對於為什麼一定要把土地包產到戶還有些不明白,我可以這麼和大家說。”
“大家都知道集體化要是的大家的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用,可是有些人就會鑽空子,出工不出力。有時候明明一天能幹完的活,他們硬是拖成了兩天。”
其實在這裡開會的都是鎮長,這些人看上去窮,但是內裡過的是什麼日子,他們自己知道,所以這些人一大部分是不知道農耕情況的。
“對,林書記,您說的對,有些人他就是那老鼠屎,拉低了地裡的產量。”
最活躍的依舊是韓鎮長,他雖然是一個鎮長,但是他們那個鎮子窮啊,一大把年紀了,還要整天在地裡幹活,不然就要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