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字,也不會太複雜的算數。
不過“以半價買豬肉”這麼簡單的說法,他們卻能理解;至於生產隊把錢折給李二丫,那是生產隊出錢,關他們什麼事!
當然也有少數人,是能夠明白這事兒其實本質上沒區別。
但明白又怎樣!
野豬是她扛回來了的,那人家出了力,得些錢不是應該的嘛,而且生產隊出面折的錢,那就是大家的。
大家的,他一個了去爭什麼。
在村長的拍板下,最終採取了顧玉棠的意見。
至於那些還想吵的人,村長一句:“你們想吃肉的,就留下來幫忙,分肉,不想吃的就回家去,反正不吃不扣,你們不吃,別人還能多分二兩。”
這下,誰還敢多話?
那可是肉。
還是半價的。
誰也不願意放過這個佔便宜的機會!
社員們喜氣洋洋,燒水的燒水,搭案板的搭案板,大家臉上都暈染著即將開葷的喜悅。
在大隊幹部和熱心社員們的監督下,野豬被清理出來,劉向明負責過稱,楊會計負責記賬。
最後統計結束後,當眾通報。
“除去下水和分給顧同志的以外,淨肉總共二百四十斤,由生產隊賬面出錢,以市場半價折現錢給李二丫同志。”
半價折算就是四毛一斤,這野豬稱下來,生產隊得給李念瑾拿九十六塊錢。
錢不是小數目。
但,半價對生產隊來說,怎麼都是划算的。
相比生產隊出了這麼一大筆錢,社員們更關心的,也是自家能不能買到這半價的野豬肉。
楊會計又說:“按照往年的分肉慣例,所有壯勞力不論男女一人一斤,老人和孩子一人半斤,價格也是之前說好的,四毛一斤,要吃的,排隊抓鬮稱肉。”
農村分肉,不像城裡供銷社那樣,肉還分三六九等論價,只需要抓鬮抽籤。
肉好,肉壞,完全看自己的運氣。
李念瑾的運氣不錯,抽到了最好的肋條肉。
他們家三口人和李老太,再加上李大軍家裡兩大一小,一大家子能分六斤肉。
“劉向明,能不能把那筒骨也賣給我?”她惦記那幾根被剃了肉,丟在一邊的筒骨。
這東西,沒肉難啃還壓秤,在這個肉類極度稀缺的年代,基本上是沒人願意花錢買的。
但李念瑾不嫌棄。
“說的什麼話,這骨頭大家夥兒都不樂意要,你想要,直接拿去就得了。”
劉向明不止把幾根筒骨送給了李念瑾,甚至還給她分了一些豬下水。
這樣一來,李念瑾裝肉的竹籃子就有十多斤了。
李念瑾讓李大軍先把東西拎回去,等大家都走得差不多了,才去找了村幹部結賬。
村幹部正跟顧玉棠一起喝茶呢。
看到李二丫,態度客氣得很:“咱先等一會兒,楊會計那邊弄完就過來給你結賬。”
不客氣也不行啊。
這可是能弄死野豬的女人!
當楊會計把九十六塊錢交給李念瑾的時候,她內心湧起一股不真實感:這可是她重生後,搞到的第一筆錢啊。
這算下來,比以前年景不好的時候,一年工分分得錢還多!
雖然這錢不是她一個人搞來的。
想著她感激的看了眼一旁的顧玉棠,兩人領了錢,從保管社出來。
等到沒人的時候李念瑾叫住了顧玉棠:“喂,說實話,沒有你我也賺不到這九十六塊錢,我是不是應該感激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