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年代的樓房資源仍舊很是緊缺,樓房有自來水,位置也在城鎮中心,說出去體面,是人人嚮往的“現代化生活”。
為了租這套房子,當初秦母沒少求人情,租金花了不少錢,就為了讓原主和孩子住得舒服些。
原主喜歡住在樓房,這讓她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而沈謠當然是不喜歡,在這筒子樓裡壓根沒有隱私可言,洗衣房廚房洗手間都是公共的,家裡吃穿沒有秘密可言。
等這個月到期,沈謠就不打算續租了,找個獨門的平房,關起門來過自己日子多愜意!
“小沈回來了?你小姑子把孩子帶走的時候,臉色可難看!沒為難你吧?”
鄰居看到沈謠抱著孩子揹著包袱,她走過來說話。
沈謠隨便敷衍過去,沒有多說什麼,原主平常和鄰居嘮嗑的時候,對方打探她的婆家,她向來都是閉口不言的。
見沈謠風塵僕僕的,鄰居也有眼色的回家了,沒過多打擾。
“你在房間休息,媽去接水掃掃灰然後做飯。”
屋內,沈謠將兒子放在床上,最近秋風大,家裡灰也大。
走了半步,沈謠發現自己的衣角被小包子拉住了,只見秦望將剛剛張旗給的三個大白兔奶糖遞過來,抿嘴怯怯道:“放罐裡。”
一句話,沈謠心裡又泛酸了。
家裡有個白罐子,秦望在外面別人給他的糖塊那些,都不可以吃,原主規定要拿回家放起來。
原主對秦望說小孩子吃這些不好,實際是攢起來拿回孃家。
在原主的思想裡是秦望還小,以後長大了有的是機會吃,鄉下的孃家沒什麼機會買這些。
有兩次秦望把別人給的糖藏起來,讓原主發現還打了孩子。
沈謠深吸口氣。
她最初只想把孩子養大,現在相處越久對原主所行感受越深刻,也就越心疼小包子。
“不放了,這三顆糖小望吃。”
沈謠沒再說以後如何如何,憑原主過去的表現,說這些沒什麼說服力,小孩子也不一定能聽懂。
潛移默化一點點改變吧。
沈謠去接水了,秦望看著手中三塊大白兔奶糖,開啟包裝袋聞了聞,香甜香甜的。
他小心地重新包好,然後放進自己背的綠色挎包裡,明天帶給奶奶姑姑叔叔吃!
沈謠蒸了滿滿大鍋包子,拳頭大小的包子個個餡料十足,肉香四溢飄滿了整個樓道。
鄰居看沈謠在蒸包子,嚥了咽口水道:“今天什麼日子,小沈做這麼多肉包子?”
“從孃家拿來的,做好要給我婆婆送些。”
鄰居用力多聞了幾下,感嘆道:“有鄉下親戚真好啊,昨兒趙嫂她大姑姐來串門,給她拿了半隻雞,一筐蛋呢!”
如今生活是變好了,但買肉仍需要票,有時候供應還不夠,甭管雞肉魚肉豬肉,只要是葷腥,那都是緊俏東西。
每家每戶就那點口糧,誰也不會舍著臉蹭吃蹭喝,鄰居說了兩句話後就端著煮好的稀飯回家了。
肉包子的香味很是霸道,順著沈謠所在的三樓,飄啊飄啊飄到了五樓。
五樓正是張小胖子的家,他聞到香噴噴的肉味,揉著餓到咕咕叫的肚子,沒忍住嗚嗚哭了起來。
到了飯點張家沒開火,是正在雞飛狗跳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