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區大院樹蔭下,七八個家屬坐在一起邊聊天,邊摘著中午要用到的青菜。
“你們知道嗎,李政委家隔壁的房子有人住了!”
“這麼快?剛空出來吧?誰家住進去了?”
“秦易秦團長!”
“啊?他都結婚了?我還想著給他介紹物件呢!”
……
如果以前大家不知道秦易是誰,現在全軍區都認識了,能上軍報全軍表揚的人物,家屬都是清楚的。
“我家就住對門,秦團長進進出出的,沒少置辦東西,我家那口子對家裡就沒這麼上心過!秦團長夫妻肯定很恩愛……”
“我跟你說,我小姑子在軍區醫院當護士,她見過秦團長的妻子,長得可漂亮了,脾氣比咱這辣/妹子還辣,巴掌說甩就甩……”
家屬們交流著互相知道的訊息。
藉著秦易的“光”,沈謠人還沒來,名聲就已經傳出去了。
不過整體來說還是比較正向的,比如說長得漂亮人緣好,很有文化是高中生,如果不是環境原因,都能讀大學了。
在家屬院中,沈謠還沒來,就被高看了一眼。
幾天後的某個下午,沈謠和秦母拉著小包子到了家屬院。
秦易特意請了假去接,帶人熟悉了一圈環境後,晚上一家人用了飯,第二天又去軍區了。
這陣子演習,秦易在軍區住,等過了這個月,秦易就可以每天回家了。
秦易非常貼心,知道沈謠他們一路舟車勞頓需要休息,提前準備好了米麵糧油,就連水缸都挑滿了水。
為了方便家裡用水,他特意在房後打了水井,知道沈謠愛乾淨,又重新修了後面的廁所。
這些舉動軍嫂們都看在眼裡,聊天時沒有不誇的,身邊男人性子五大三粗,很少有像秦團這樣顧家的。
第二天,婦聯的人過來了,詢問新來的軍屬有什麼需要幫助的。
這次新來的軍屬一共有三家,婦聯的同.志挨家來問候,她們身後跟著不少湊熱鬧的家屬。
“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一定要說出來,大家團結友愛……”
“對,劉主任說得沒錯,大妹子,嬸子,我是你們對門的,有什麼需要的吱聲。”
“這位張嫂子是李團長的妻子,遠親不如近鄰,你們……”
有了婦聯同/志幫忙,沈謠算是和周圍的人都認識了。
不是秦易不幫忙介紹,是他一直住在軍營宿舍,家屬院這些他誰也不認識,去軍營前,特意拜託丁旅長的媳婦,也就是是這位婦聯的劉主任幫忙。
不然按照計劃,婦聯是要下週再來的。
其實就算沒有劉主任,憑藉沈謠的社牛屬性,也能和大家打成一片,只是這兩天秦母有些水土不服,她在旁照顧沒時間出門。
家屬隨軍後,秦易有了明顯的變化。
他發現和自己打招呼的人變多了。
之前在家屬院置辦東西的時候,他來來往往誰也不認識,現在他覺得自己依舊是不認識的,但很多人會主動打招呼,他自然也會禮貌回應。
他知道,這些人是和沈謠關係好。
在軍營也是,秦易這些年為了立功,不停地外出任務,實際在軍營待的時間很少,除了一起在外的戰友,軍區內他認識的人不多。
自從沈謠搬來了,同僚都和他熟悉多了。
“秦團,明早咱們一起回去啊,她們去採蘑菇了,咱來到路口正好能一起接。”
“秦團,嫂子做的蘑菇醬真好吃,我媳婦昨天去學帶回來一罐,說是東北口味,真不錯!”
“秦團,你家那小子和二營長家的小胖子比摔跤,一下就贏了,說是跟爸爸學的腿絆,二營長晚上估計要領著兒子求你來教了……”
……
秦易終於體會到了丁旅長說的,你家在心在能定下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