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夫人攜黎瑤瑤之命前來請罪,豈料皇上並未追究此事,反將手中彈劾的摺子甩在黎宋兩家人臉上。
身為一品誥命的她,領著眾人跪在皇上面前。
宋老夫人悄然抬首,驚覺在場之人除宋國公府眾人外,吏部尚書李大人亦在一旁。
她心中不禁生疑,莫非是李大人為舒悅而來,彈劾他們?
“你且看看!瞧瞧他們是如何告到朕面前的!”
皇上乃威嚴肅穆的中年男子,雖平日裡養尊處優,然神態毫無臃腫肥胖之態,許是操勞國事之故。
三年前,宋國公為護先帝而亡,皇上登基不過三年。宋舒悅實難想象,眼前這位神采奕奕、紅光滿面的皇上,竟會在九年後離世。
她無需撿起地上摺子,便知所彈劾之事。
滿月宴時,宋老夫人慾請封宋與暮為世子,然宋與暮身份不明,眾人不敢且恐懼。
加之黎允錚與秦覓偷情一事,眾人篤定那孩子是黎允錚私生子,而黎允錚乃入贅宋家。
為延續宋家血脈與爵位,自當是宋舒悅所生之子方為正統。
皇上動怒,乃恨鐵不成鋼,不解宋老夫人為何不處置此事,竟欲將國公府一切延續給黎家與他人通姦所生野種。
宋老夫人看著一個個摺子,皆在彈劾她縱容義女與孫夫婿通姦,還要封他們之子為世子,為宋國公之死鳴不平。
亦有彈劾黎家者,言黎家入贅為世子,卻未盡為人夫本分,新婚夜與人通姦被抓。
此二事,不過是眼前之開胃菜罷了。
宋老夫人磕頭鳴冤:“聖上明鑑,臣婦之所以要封宋與暮為世子,只因他是我兒宋國公轉世。我兒宋國公上輩子為保護先皇而死,一腔肝膽赤誠,這輩子好不容易投胎至此,臣婦想給他最好的,亦無可厚非啊!”
她愛子之心,天下皆知。
滿月宴已過,宋老夫人實未想到皇上竟以此事發難。
她原以為黎瑤瑤綁架二皇子之事乃此次彈劾關鍵,卻不料皇上先提及此事,其目的何在?
她百思不得其解。
而她身後之宋舒悅,卻面色淡然看著這一切,彷彿一切皆在其意料之中。
皇上眉頭深鎖,居高臨下看著他們,令人心生寒意與威壓,問道:“誰與你說,那孩子是宋愛卿轉世?”
“回陛下,是萬量寺金銘高僧。金銘高僧乃萬量寺唯二得道高僧,他之話斷不會有錯。”宋老夫人磕頭回答。
她此生誠心禮佛,莫說高僧之言她深信不疑,便是廟裡隨便一師傅所言,她亦會遵守。
且萬量寺乃京城最有名寺廟,威望與名聲毋庸置疑。
莫說她了,即便是皇家人為百姓祈福,亦要前往萬量寺,無人不信。
皇上嘆了口氣:“去,宣金銘大師!”
身旁燈公公立刻福身下去請人。
不久,一位手持禪杖之老方丈緩緩步入御書房,清風佛骨,頗具風範。
宋老夫人疑惑道:“陛下,此人並非金銘大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