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們臨走這天,村裡準備了一輛牛車和一輛驢車,車上堆滿了他們的行李。
他們要先到南豐縣,然後坐班車趕到了省城,在這裡匯合了林鬱郁之後,坐上火車直接朝著京城而去。
這一次林書記幫忙,給這幫回城的知青們都買到了硬臥票,所以這次他們回去不用再坐著那硬邦邦的座椅幾天幾夜了。
看著窗外的風景,姜楓又回想起幾年前自己坐著火車來吉省插隊的情景。
當時自己來時只有18歲,而如今他已經22歲了,並且還娶了妻子。
四天三夜後,這列火車終於在2月17日早上9點多鐘開進了燕京火車站,姜楓、李英姿、秦淑雯還有林鬱郁四人拎著自己的行李,隨著人流走出了火車站。
此時火車站外面停靠了不少人力三輪車,當人流從出站口出來後,一大堆三輪車伕全都湧了上去。
“嘿,兄弟,去哪啊,坐我的車走吧,我這可是新車,快著呢!”
“兄弟,坐我的車吧,只要五毛錢就能把你安全送到家!”
“坐我的,我蹬車又快又穩!”
姜楓連忙擺擺手,用一口正宗的京片子說道:“大家不要搶,我這次要僱三輛車,一輛板車,兩輛篷車,我們行李比較多!”
這一次回來,姜楓和李英姿帶了不少行李,其中還有幾床新被子,所以必須僱車才能給拉回去。
僱了三輛車後,李英姿和林鬱郁兩女跟秦淑芬在火車站告別,秦淑芬家住在正陽門那邊,所以只能分道揚鑣了。
姜楓和三位車伕把所有行李都搬上車後,便直接朝著南鑼鼓巷而去。
姜楓的家在南鑼鼓巷北兵馬司衚衕45號院,這是他們姜家的祖宅。
清末時期,姜楓的太爺爺花了四百五十兩白銀買下了這座小院,姜楓的爺爺姜大年就是在這座院子裡出生的。
這是一座佔地大約五百多平米的標準一進四合院。
院子大門兩側,蹲著兩隻一眼看上去就頗具年代感的石獅子,大門的西側,還立著一個拴馬樁和下馬石。
姜楓用鑰匙開啟了這座已經空置了四年的院子大門,推開門走進去。
姜楓家的四合院大門位於東南角,迎面就是東廂房的南牆,這面牆被做成了一面影壁,上面雕刻著精美的蓮花荷葉圖案。
“英姿,鬱郁,這就是我家了,進來看看吧!”
“楓哥,這就是我們以後的家了嗎?”
李英姿的眼神裡,透露著喜悅的神色,可以看得出來,她對這座小四合院還是極為喜愛的。
而旁邊的林鬱郁,眼神裡帶著濃濃的羨慕神色。
“要是自己能在這裡長期住下去那該多好啊!那就可以天天看見他了!”
兩女提著行李走進了這座看起來極富年代感的四合院。
走進四合院,這座院子中間的空地足有一百多平米,院子裡還種著兩株銀杏樹和兩株梅花。
原本姜楓家院子裡還有一株葡萄藤的,因為他要去插隊,所以離開前,這株葡萄藤已經被他處理掉了。
姜楓家這座四合院,總共有房屋15間,其中正房三間,正房東西兩側還分別有一個耳房,一間被改造成了姜楓爺爺的書房,另一間則是作為倉儲使用。
東西廂房各有三間房,另外西廂房側後方還有一個面積大約二十平米的隔間。
這座隔間是姜楓家的衛生間,是姜楓父親後來特別改造的。
前面的倒座房有三間房,倒座房外面還開有一個小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