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

第51章 哭昭陵

哭昭陵可是唐朝人民的老傳統了,也是唐朝的一項制度,臣民但凡有冤者,可到昭陵哭訴。

唐朝詩人李洞逸曾經寫詩道:“公道此時如不得,昭陵慟哭一生休。”由此可見一斑。

這也可以側面證明李世民在大唐人民心中的地位,不然你怎麼不見他們去哭李治的乾陵呢?

而現在飽經武氏摧殘的大唐臣民,有了委屈,自然也要和他們一生的白月光——太宗文皇帝哭訴。

終唐一朝,可謂是孩子疼了找媽,大人痛了想他。

看到大唐人民如此懷念他,李世民也不禁眼含熱淚。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同去昭陵,向太宗陛下申冤!”

不知是誰發一聲喊,得到眾人紛然影從。

“同去!”“同去!”“同去!”

“我們也跟著過去吧,”李世民負手而立,“我倒要看看這大唐是不是真的要完,是不是真到了他武氏在我大唐一手遮天的地步!”

說罷還不忘窩李治一腳。

都是這胡餅都不如的東西惹得禍!若不是他重用武氏,焉能有這麼多糟心事兒?

李治悻悻地拍拍被踢的部位,他真是不敢怒,也不敢言。沒辦法,麻煩是自己一手創造的,不肖子是自己生的,踢人的還是自己的阿耶。這鍋還是背上吧,只要能讓阿耶他老人家舒心,怎麼都值了。

他是這樣安慰自己的。

於是,四人組成的輕銳小隊跟著人群一路向昭陵而去。

昭陵位於長安城郊九嵕山上,開創了唐代帝王陵寢制度“因山為陵”的先例。茶肆距離昭陵並不遠,故而沒用多久,人群便來到了九嵕山下。

陵寢的守衛似乎對此習以為常,也沒有進行阻攔,只是象徵性地警告了幾句不許入內後便在一旁觀望。

李世民看著也有點不是滋味,守衛們的反應在他看來,那便是時常有人前來哭訴,才導致他們司空見慣。

李治眉頭蹙起,不解地問道:“武家不是倒臺了嗎?怎麼武三思還能在朝中一手遮天?”

按照常理,李唐復位後定然是要對武家展開清算的,畢竟當時武家翦除唐朝宗室可是不留餘地。哪怕是李治,都認為如果是自己當政,一定會狠狠的清算。

“武三思的起勢,離不開三個女人。”李清胳膊搭在李治的肩膀上,“首先是安樂公主李裹兒,她本身就是武三思之子武崇訓的妻子。”

“正是因為這層親家關係,安樂公主便成為武三思和李顯之間的感情聯絡人。”

“第二個,則是上官婉兒;她在武周時期侍奉武后,曾經和武三思有過不清不楚的勾搭關係。到了中宗朝,李顯看上她的才華和姿色,便納她為婕妤……也是因為這層關係,再加上她也想在外尋找政治同盟,於是便把武三思引薦給了李顯和韋后。”

“第三位更是重量級,那便是李顯的皇后韋后。據說韋后特別喜歡和武三思一起打雙陸,為了討韋后開心,李顯便在一旁站著端茶倒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