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一個來……嗯,你先說。”李清指著那個帶著剛剛從楊祐本房裡救出的少女的老者。
老者見指到自己,立刻丟下柺杖,跪在地上連連磕頭。
“起來說話!”
李清見不得磕頭蟲,連忙示意尉遲恭去把人扶起來。
但效果似乎不是很好,看到尉遲恭這形象,老者的腿更軟了。
緩了好一會兒他才顫顫巍巍地說道:“回大俠的話,只因老朽欠了這楊祐本兩石租子,他便衝進老朽家裡,將老朽的孫女兒強行抓走去侍奉他,可憐老朽這孫女才十一歲啊!十一歲啊!”
“歸還土地三畝,賠償土地兩畝,精神損失費一百一十八貫。”李清面無表情地說道。
“賢弟,何為精神損失費?”李世民低聲問道。
“你猜。”李清這麼回了一句。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算了,不和賢弟一般見識。
一直忙活到深夜,才把所有人的損失賠償完畢。李清吩咐拿兩個漁網給楊家父子套上,對著鄉親們大聲說道:“你們排好,一個一個來,按著這個窟窿眼扎,一人扎一刀別扎多了!”
隨後他笑眯眯地對楊家父子說道:“正好我還懂點醫術,能讓你們倆挨完刀再死。”
“唔唔唔……”楊家父子的嘴被堵住沒法說話,只能瞪著驚恐的眼睛唔唔唔叫著。
“上!捅了他們!有怨報怨!有仇報仇!”不知道是誰發一聲喊,所有人立刻衝了上去,唯恐跑得慢捅不到這兩個人。
“哎慢點慢點,一個一個來!”尉遲恭連忙維持秩序,“說好哈,不許捅要害!”
這邊鄉親們熱情好客地捅著,那邊李清拿著一根棍子,從楊家父子身上扯下一塊綢緞條包在棍子的一端,蘸著鮮血龍飛鳳舞,在一堵雪白的牆壁上寫下九個大字。
“殺人者,詩仙李太白也!”
“啊呀,不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嗎?”杜甫有些幸災樂禍地看著牆上的幾個大字。
“子美兄可還記得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的典故?”李清笑呵呵地問道。
“聽說過,可和這有什麼關係?”杜甫不解地問道。
“做好事要留名,讓天下人傳唱,這樣才有更多的人效仿,去替天行道劫富濟貧。”李清笑嘻嘻地說道。
“小清說的有道理!”杜甫豎起一根大拇指,這動作還是前兩天和李清學的。
“那要不我也把你名加上?”李清撓著下巴,打量著杜甫。
“還是別了,我籍籍無名,不像太白兄一樣名蓋四海。”杜甫連連搖頭表示不要。
“在聊什麼呢?”李白這時也湊了過來,抬頭一看牆壁上寫著字,不由得誇讚道:“這字很不錯啊,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頗有王右軍之風……殺人者,詩仙太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