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棋數十著後,慕容復自問棋力尚要高於兩人一籌,因此能清楚將二人之間的局勢變化盡收眼底。
“劉仲甫不愧為大宋國手,哪怕段延慶先手執子,這棋局多半也只能以和棋收尾,看似二人是平局,實則卻是段延慶輸了一子。”
想到這,慕容復端起酒杯來,從容地飲了一杯,對棋盤的勝負不再關注。
果然,約莫半個時辰左右過去,二人不約而同地長嘆一聲,棋盤上的局勢也再明瞭不過。
見是和棋,哲宗皇帝的眉頭也不禁微微皺了起來。
段延慶面露慚愧,自知棋力不差與對方,只是其中幾步尚未顧及周到,才叫對方後來居上,變成了一盤和棋。
若是再有機會與之對弈,他必然能從中找到破解之法。
不過棋局對弈,就像人生,勝則是勝,敗即是敗,縱使千般計較,也已追悔莫及。
劉仲甫同樣擦了擦額頭上滲出的冷汗,驚歎與對方的棋力高超。
自己能在差一子的前提下將局勢變成和棋,期間也多少佔有一絲運氣的成分,若是再來一次的話,勝負便不好說了。
即是和棋,便算作平局,不分勝負。
哲宗皇帝和赫連鐵樹雖不盡如意,卻也只好接受了這個事實。
沉寂了片刻的大殿,在一片歌舞昇平中,又再次熱鬧了起來。
久坐之後,哲宗皇帝覺得舞樂換得再勤,也不免有些乏了,見暮色黃昏,忽然想到了什麼,對著內侍太監吩咐了幾聲後,臉上多了幾分笑意。
過不多時,那內侍太監回來,小聲在哲宗皇帝身邊低語了幾句。
緊跟著,哲宗皇帝便說道:“如此枯坐大殿,未免讓西夏來使不能盡興,不妨移步金明池,諸位遊湖賞景,豈不樂哉?”
一眾大臣確實有些坐不住了,聽到哲宗皇帝的提議,紛紛起身附和。
赫連鐵樹身為武將,也不喜歡坐著,自然沒有意見了。
至於那些醉倒的外交文臣,則被送回了驛館。
金明池乃是眾多皇家園林之一,以規模宏大、景色秀麗而久負盛名。
正值三月中旬,宋室為顯示皇恩浩蕩,於每年三月一日定期開池,四月八日閉池。
在這期間,不僅一般士庶百姓也能入池觀賞,還有小販在金明池內做著生意,民娛眾樂,十分的熱鬧。
金明池湖水幽碧、雄樓接風、垂柳蘸水、菸草鋪堤,加上有皇帝御駕親臨,自然成為東京百姓遊覽的好去處,池內常常遊人如湧。
等到哲宗皇帝帶著眾人來到此處時,便只帶著五品以上的大臣和西夏的使臣,上了事先準備好的畫舫。
畫舫上美酒佳餚,不勝其數,除此之外,湖面上飄著十幾艘花船,如黃鶯般動聽的歌聲隨著傳來,伴有琵琶古箏的鳴唱。
可謂是燈火璀璨,景色宜人,宛如明月星光照進了湖中,遊於天穹之上。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徐國長公主也跟了過來,不知是否是自己的錯覺,慕容復總覺得的對方的目光總是頻頻向自己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