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了通往山裡的小徑上。郭望和幾個漢子站在馬車旁,忙碌地將必需的物資一一裝車。馬車被裝得滿滿當當,有乾糧、清水、毯子,還有為可能遇到的問題準備的金瘡藥和各種防蟲藥膏、工具。
幾個漢子則在檢查著自己的裝備,獵弓被仔細地檢查了弦的張力,獵刀被磨礪得鋒利無比,這些都是他們在山林中生存和狩獵的重要工具。三隻獵狗興奮地在馬車周圍跑來跑去,它們似乎以為即將到來的是有趣的狩獵,尾巴搖得歡快,眼睛裡閃爍著期待的光芒。隨著一切準備就緒,馬車開始緩緩地沿著小徑前進,車輪在泥土上留下深深的痕跡。
一行十二人在向里正、長老和鄉親們告別之後,正式踏上了進入撫哀山的征途。
張三路坐在馬車的前座,調整著自己的坐姿,確保在即將到來的顛簸路途中能夠坐得舒適一些。雖然其他人對他祛除邪祟都都很有信心,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哪兒會什麼驅邪、叫魂,無非就是打定了主意找到那老嫗,幹掉她不就行了。
起初,天空還是一片晴朗,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面上灑下斑駁的光影。馬車在林間小道上顛簸著走的並不快。
然而,隨著他們深入山林,陽光逐漸被茂密的樹冠所遮蔽,周圍的光線開始逐漸變得昏暗起來。空氣中瀰漫著泥土和樹葉的氣味,偶爾還能聽到遠處傳來的鳥鳴聲和不知道什麼野獸的叫聲。
走了大概超過一炷香的時間,馬車來到了一處狹窄而崎嶇的路段,樹木的枝椏低垂,幾乎要擦過馬車的頂棚。這裡的路已經不適合馬車繼續前行,所有人只得停下。他們將剩餘的物資吃食、繩索、以及其他必需的物品——從馬車上卸下,分攤到了每個人的背上。
肩扛手提,他們繼續前進,馬車和馬匹留在了後面原路返回。雖然路途變得更加難行,但他們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帶路的老姚說,撫哀山真正的深處,就算是最有經驗的獵人在進入前也必須要有一去不歸的覺悟。
到了後面道路越是難行,已經不容幾個人並行了,隊伍便排成了長蛇陣,最前面的是郭旺和另兩個漢子交替開路,後續再和後面更換調整,張三路走在隊伍的中間偏後位置,這樣基本上前後遇到的問題,以及全隊的情況都可以掌握。
腳下是積了不知多少年的樹葉,一行人沿著一條溪水向前走。走了一會兒,感覺這裡並不是想像中的不見天日的密林,視野倒頗為開闊,青山流水、綠樹成蔭,如果不是以現在這樣的步速快速行進,其實還比較輕鬆。
不過聽老姚說,按照正常的行程,過一會兒就會達到第一個休整地,大家補充食物和水後,就會開始進入一片茂密的叢林。在那裡,就算是烈日當空,也透不進一點陽光來。
這裡不比張三路在另一個世界體驗的尋常的旅遊區,旅遊區裡就算本沒有路也已經被遊客踩出了方便行走的通道,在這裡的叢林則仍是完全原生狀態。
前半程大家的話並不多,一來不知道說些什麼,二來大家還是有些懼怕張三路的。等行走到休整地,老姚在溪水旁一處開闊的泥土地裡停下腳步,讓大家休整的時候。十幾個人拾柴的拾柴,看火的看火,忙了好一陣,反而大家更熟稔了。
大家發現張三路不像想象中那種喜怒無常,動輒降咒傷人。甚至相比大巫還要容易親近很多,郭望本家的幾個年輕人就開始有意無意的湊了過來,畢竟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年長的鄉民們對於神鬼之事是避諱莫深的,但年輕人總是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
郭小樹就是其中的代表,時不時送塊曬乾的肉鋪,後來看張三路喜歡狗,他就帶著自己家那條叫‘黑子’的黑色狼犬湊到跟前,搞的他哥郭大樹邊忙乎還邊看著這邊,好像生怕他得罪了張三路。
郭大樹和郭小樹論起來是郭望的本家侄子,不過這裡的大部分人都是沾親帶故的,就連老姚也是娶了郭家的女子,成了郭家莊的女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