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站在那裡,熱烈的目光緊緊地盯著張三路,那眼神中既有開心,也有深深的憂慮。慧孃的眼中閃爍著淚光,但嘴巴卻是笑著。
張三路看著他們,心中湧起一股感動。
“快進城吧,師尊正好就在此城中。不是守門的衛士報說有故人找我,我都不知道你們來了。”張之道說道。
這時候有人將一匹馬牽了過來,在馬匹‘稀溜溜’的嘶鳴聲中套上了車轅。接著馬車就又走了起來,後面的路平坦了很多。
人慢慢的更多了,不時的聽到有人在高喊:‘災民都去城北記名點卯,那邊有粥棚救濟,都不要擠壓闖城,違者打十個大板!’
過城門的時候,鄭吉和慧娘還擔心會被阻攔,一樣讓去往城北,沒想到過城門卻不像之前一樣被攔住,而是暢通無阻,守衛還抱拳向幾人施了一禮。
張三路躺在車上,看著甕城城門從頭上掠過,然後是高大的青磚主門,如同烏雲一樣遮蔽過來。
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好像避開了馬車的左右,臉上不是帶著好奇,就是帶著崇敬,不斷地有人低聲議論著。
馬車一路走走停停,最後停在了一處道觀處。
這時候,張三路已經能輕輕的手扶著坐起來了,不知道是符籙的功效,還是自己回覆能力。
他看了看被切開的胸前和腹部,都被白色的紗布包裹著,用手按了按後,發現居然只有微微的疼痛了。
“清風,去叫幾個師兄弟來,把你師叔抬進去。”
張三路連忙擺手坐起:“何須人抬,道兄的符籙果然神奇。”鄭吉和慧娘連忙上來將他輕輕扶起。
張之道笑呵呵的也過來扶了一把,將幾人帶到觀門內。
張三路看著這座古樸的道觀前。道觀雖不大,卻透露出一股讓人覺得莫名莊嚴的氣息。只見門前石階上,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人們神色各異,但都帶著一絲虔誠與期盼。
“這就是道兄的宗門了嗎?”張三路問道。
張之道卻笑道:“我們可沒什麼道觀,這裡是借住而已,我們可都是雲遊四方的窮道士。”站在道觀門口,他身穿一襲整潔的道袍,仙風道骨,頗有幾分世外高人的風範。
這時候幾個小道童已經從門內走了出來,最後兩哥人還抬著個步輦快步上前,準備將張三路抬進道觀。張三路卻擺了擺手,示意自己還能走動。他扶著車轅,繞過馬車,往道觀裡走去。
人群中的目光紛紛投向他們幾人,有崇敬,有好奇,也有敬佩。
鄉民紛紛向張之道問好,對穿著破舊紅色道袍的張三路,同樣報以微笑,笑容真摯。
道觀大殿上掛著牌匾,上書‘與道和同’四個大字。大殿內部陳設簡單,正中央供奉著一尊高大的神像,莊嚴威武。
神像前擺放著一張長方形的供桌,桌上整齊地擺放著香爐、蠟燭和各種法器。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香火味。
張三路一邊走,一邊打量著周圍的陳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