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你一言,我一語地傳下去,很快大半個昆城人都知曉了汪正的貪婪和狠毒。
汪正得知此事很是氣惱,還想讓衙役出面將這些聲音壓下去。
但百姓們最是懂得趨利避害,等到衙役一出面,便立刻鳥獸一般散開,一句話不多說。
衙役們問起是誰傳出的謠言,他們也都紛紛搖頭表示不知道。
汪正哪怕是昆城的知縣,畢竟法不責眾,他也沒辦法將所有人都關進牢房裡。
思來想去,汪正索性拍板,將蘇衡玉以汙衊朝廷命官的罪名給關了起來。
這個罪名在大魏律法中自然也是有的,只是判定起來自然不會這麼輕易,更不是任由汪正一張嘴,隨便說說就能算的。
但如今在昆城內,汪正可以說是一手遮天,自然是他說什麼是什麼。
於是,這邊蘇衡玉還在等著迎接辦完了事情趕回來的鏢師們,另一邊衙役們就直接闖入客棧中,不由分說將蘇衡玉抓走了。
臨走前蘇衡玉給嚴慎等人使了眼色,不許他們和衙役們動手。
汪正手底下的人行事不端是一回事兒,嚴慎這些白身和官差動了手,那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蘇衡玉這個無辜的苦主,立刻就會被扣上一個襲擊官差,違抗朝廷的大帽子。到時候等到聖旨下來,自己沒事也變成有事了。
嚴慎是被蘇衡玉一手提拔起來的,自然最聽蘇衡玉的話。
他們這些護衛強忍著心中的憤怒,一直等蘇衡玉徹底被帶走後,才在紫雲的提點下,找了幾匹快馬,連忙出了昆城去尋京城派來的天使了。
這個時候的“天使”自然沒有任何西方的含義,只是“天子使者”的簡稱,一般都是宮中的太監才能有這個稱呼。
這回因為魏帝記掛著蘇衡玉也在城中,所以就點了一個知曉蘇衡玉身份的太監過去宣旨,也是打著催蘇衡玉快些回京的主意。
京城裡的玻璃工坊雖然在她離開之後也在井然有序的出產各類玻璃製品,但魏帝總覺得還是有蘇衡玉坐鎮更讓他放心一些。
而嚴慎等人運氣也算不錯,他們幾個人行動很快,都不等汪正派人過來攔截,便已經離開了昆城,並且在距離昆城不遠的郊外遇上了天使的隊伍。
兩方人馬一碰面,嚴慎靠著謝安的提點認出了那是朝廷的隊伍,這才大著膽子亮出了蘇衡玉的腰牌,說起了昆城中的事情。
頭腦更靈活些的謝安趁機告了汪正許多黑狀,其中也包括蘇衡玉先前送出去的兩白兩銀票。
宣旨太監是少數幾個知曉蘇衡玉重要性的人,更清楚如今大公主對她有多看重。
如今聽聞一個小小知縣因為索賄不成,竟然將侯府嫡女這麼輕易投入大牢,當即就變了臉色。
他們顧不得多說,生怕再耽誤下去,蘇衡玉會發生什麼意外,連忙朝著昆城的方向趕去了。
至於正被眾人擔心著的蘇衡玉,此刻正在縣衙的牢房裡和趙家母子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