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退隱後,大漢傾覆,曹操慌了

第306章

曹仁有所懷疑也是正常的,在這之前,誰能想到諸葛亮會帶著關張趙等人投降曹操?

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所以曹仁有所防備也是正常的。

但是見到諸葛亮之後,曹仁就知道他們是真的要過來投降的。

劉備一心求死,還死在了呂蒙手裡,關張趙三人雖然殺死了呂蒙,但仇恨並沒有消散,而是轉移到了孫權頭上,他們想要報仇,就只能投靠曹操。

另一方面,劉備也是人中龍鳳,他追求的不光是匡扶漢室這麼簡單,而是在為天下蒼生著想,所以他不想讓諸葛亮、關張趙等人跟他一起死在這裡,自然要給他們尋一條出路。

如今這天底下,還有比曹操更合適的主公嗎?

不可能再有了。

所以,諸葛亮投靠曹操,也是劉備的安排。

既然明白了這一點,那剩下的事情就好說了。

曹仁代表曹操接受了諸葛亮等人的投降,但是為了防止關張趙等人鬧事,還是要把他們的兵器收起來,並派遣大量士兵押送他們進入許都。

曹仁只能接受他們的投降,但是不能決定要怎麼處理他們,所以只能儘快把他們送回許都。

至於江夏這邊,曹仁也是不會讓的,他把外面的軍隊全都調進來,趁著孫權剿滅劉備殘餘潰兵的時候,把城內的主要設施都佔領下來了。

等到孫權回過神來,想要奪取江夏的時候,已經晚了。

孫權剛剛才戰場上失去了呂蒙這個大將,之前又死了周瑜,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這次進攻江夏,孫權又承擔了主要的進攻任務,一場戰鬥下來,損失慘重,導致了他現在根本沒有能力和曹仁爭鋒。

再說了,曹操代表了曹操,孫權也不敢輕易跟曹操翻臉,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趕緊帶領軍隊退出江夏。

合著孫權花費了這麼多心思,打了這麼長時間,最後不僅沒能收回江夏,反而死了呂蒙,損失了大量計程車兵,真的是虧到姥姥家了。

但是孫權還不敢抱怨,只能忍氣吞聲。

誰讓他這邊損失慘重,而曹仁卻沒什麼損失呢?

萬一曹操這個時候翻臉,他拿什麼擋?

也正是在這一刻,孫權才真正明白了魯肅為什麼堅持要聯合劉備,共同對抗曹操了。

曹操的實力,真的太強了,單憑東吳,根本不是曹操的對手。

如今唯一能牽制曹操的劉備也死了,東吳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孫權已經開始後悔了,但已經來不及了,因為蕭尋終於從益州發兵了。

曹仁每天都會寫兩份戰報,一份送給曹操,一份送給蕭尋,就是要讓蕭尋掌握江夏這邊的戰事進展,讓蕭尋可以自主判斷什麼時候該出兵進攻荊州。

當蕭尋得知曹仁、孫權和呂蒙領兵進攻江夏已經半個月的時候,就覺得時機已經差不多了。

連續半個月的苦戰,就算孫權和呂蒙接到他進攻荊州的訊息,想要回身防禦,也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

最重要的是,經過半個月的戰鬥,劉備必然損失慘重,就算有江夏這個城池,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所以現在就是進攻荊州的最好機會。

蕭尋對形勢的判斷非常準備,在他率領大軍進入荊州的那一天,剛好就是劉備死在江夏,江夏戰鬥結束的那一天。

所以就算孫權忍住了心裡的不爽,沒有和曹仁翻臉,也註定了他的基業,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