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守住城門,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蕭尋可以從容地率領大軍一點一點圍剿劉備的殘兵敗將,如果戰事順利的話,還能得到益州本土士族的支援,全面佔領成都,甚至全面控制益州,會更加順利。
蕭尋守住城門,有不讓劉備逃跑的意思,也有不讓成都內那些士族逃跑的意思。
他們跑了,蕭尋怎麼讓他們配合呢?
從戰鬥開始一直到現在,都很順利,又是一場打勝仗。
直到張郃防守的東門傳來訊息,說劉備從東門突圍跑了,蕭尋的臉色才耷拉下來。
不過轉念一想,劉備身邊還有張飛趙雲兩員大將,還有龐統和法正兩個頂級謀士,關鍵時刻做出取捨,提前突圍也不是不可能;
單憑張郃守在東門,確實擋不住張飛和趙雲,能保住性命就已經是燒高香了,所以就不要苛責什麼了。
而張郃不僅保住了性命,還斬殺了負責斷後的吳懿。
能做到這一步,已經不愧名將的稱號了。
要是換成一個莽撞的將領守東門,別說斬殺吳懿了,恐怕反而會在東門丟了性命。
劉備跑了也好,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
蕭尋親自領兵,清掃城內潰兵。
城裡的潰兵得知劉備逃跑之後,紛紛放棄抵抗。
他們本就是被劉備強行徵調過來的,沒什麼戰鬥經驗,也談不上對劉備有多忠心,如今劉備逃跑,他們為什麼還要給劉備賣命?
當然是趕緊投降,保住性命再說了。
蕭尋也知道這些士兵都是被迫的,並沒有為難他們。
畢竟已經攻下成都了,接下來就該維持成都城內的穩定,安撫益州士族,在最短的時間內完全對益州的全面控制。
等到傍晚的時候,成都城內已經安靜下來,賈詡和郭嘉也進來了,他們的任務就是和益州士族談判,安撫他們,讓他們儘快投靠曹操,幫助曹操控制益州。
除了安撫士族,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解救劉璋。
雖然劉璋沒什麼本事,但他畢竟是曹操欽點的蜀公,該有的牌面還是要有的。
蕭尋救出劉璋,依舊給他蜀公的封號,只不過劉璋不能留在益州,而是要前往許都居住,這樣才能讓曹操放心。
等劉璋進入許都之後,還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要將劉備搶奪他基業的事公佈出來,好好打擊一下劉備的名聲。
劉備不是號稱仁義嗎?
為什麼還要搶奪同宗的基業?
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這件事運作好了,效果會很好。
至於劉璋願不願意配合?
這根本不是問題。
當蕭尋帶人把劉璋救出來的時候,劉璋直接就跪在了蕭尋面前。
劉璋如此懦弱,難道還敢違逆曹操的意思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