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想,葉歡就忍不住倒抽了口涼氣,嘟囔道:“這要是全部賣出去的話……在那個年代,也是一筆鉅款了吧?”
這麼想著,葉歡沉吟道:“明月,你估算一下,那個磚窯廠要是恢復生產的話,大概需要投入多少錢?”
等了約莫半個小時的功夫,柳明月有了答覆。
俏麗的人有板有眼的在影片裡說道:“恢復生產的話,需要將近一百個工人,按照最低的十塊錢一個月的工錢結算,每個月光是工資的支出就要一千塊錢。”
“除此之外,還有燒磚用的煤……我剛才問過我爸他們那些老一輩的人了,一個月大概需要五噸煤,一噸煤是將近兩百,就又是小一千的支出。”
“除此之外,燒成的磚往外拉,還需要車馬費……得叫馬隊幫忙,這筆錢的支出也不是小數目。”
這一刻的柳明月,有一種認真的美。
跟個小會計一樣,在影片裡就著燈光,在紙上寫寫畫畫的。
好半天才抬起頭來,愁眉苦臉的對著影片說道:“粗略的估計一下,兩口磚窯要想完全恢復生產,一個月的支出差不多得五六千塊錢。”
五六千塊錢……放在後世自然是不多的,隨便一個外賣員,一個月拼一點都能有五千以上的工資。
只是在八十年代,五六千絕對算得上是一筆鉅款了。
柳明月還沒說完,在影片的結尾,她還說道:“我又大概算了下磚窯廠的盈利,如果順利生產,並且燒出來的磚都能拉出去賣掉的話,一個月的毛利潤應該是有七千到八千的樣子。”
“按照柳明月的說法,磚窯廠一個月的純利潤,大概有兩三千?”
也算是一筆不菲的數字了。
葉歡沉吟了片刻,又道:“那個叫胡軍的不是說,上面給撥了錢的嗎?錢呢?”
柳明月愁眉苦臉道:“明叔之前去問過,說是款項還沒到賬,估計得等到猴年馬月了。”
聽到這話,葉歡算是明白了,這筆扶持款,就跟平胸女的胸一樣。
看不見也摸不著,得往深了扒拉……可一旦扒拉開了,人家又告你耍流氓!
聽柳明月的意思,要想指望這筆扶持款,怕是有些遙遙無期了。
“你們柳豐村果然是後媽生的,爹不疼娘不愛的……”
葉歡調笑著,轉瞬卻又正色道:“錢的事情我來想辦法,回頭我做個企劃書出來,你參考一下,要想發家致富,還是得先恢復生產才行。”
葉歡說著,開啟電腦,開始做起計劃書來。
八十年代大大小小的工廠,幾乎都是國營的,或者是和國營單位掛靠的。
哪怕是村裡的磚窯廠,名義上也是國營單位。
這樣做的好處是,控制物資流入市場,避免市場經濟的崩塌。
而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閒人比較多。
自以為進了國營單位,就覺得自己捧上了鐵飯碗,混吃等死的人一抓一大把。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還好,到了後面越來越多,也就促進了九十年代末,大批國營單位倒閉,轉而變成私營企業的根本原因之一。
葉歡如是想著,在鍵盤上飛速的敲下幾個字……股份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