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大族之中兄弟就一定要互相為敵呢?
這是曹植至今不願去想的問題。
他與兄長本是一母同胞,原該兄弟情深。
立嗣之爭他本不想去爭,但他背後的勢力,楊修、丁儀等人一直推著他前行。
“偏偏我公子,機巧忽若神”,結局不出意外,是他敗了。
對於輸給兄長他沒有太大的感慨,父親知道,他也知道,他是最不適合那個位置之人。
他唯一遺憾的是便是醉酒誤事,令父親失望,不再重用於他。
後來,父親病逝洛陽,兄長繼魏王位,同年廢漢自立。
得知大漢覆滅和大魏建國他是無比矛盾的,他不知該喜還是該憂或者是憤怒,想來對於兄長強迫漢帝禪讓他是無感的,但聽聞兄長圖謀篡位派人向二姐索求璽綬時受到了怒斥,二人徹底鬧掰他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憤。
兄長、二姐和他本是同根生啊……
再後來他學著蘇則穿上喪服為漢朝悲哀哭泣以此來安慰從皇后被降至山陽公夫人的二姐。
安慰效果是有的,同樣的,兄長在聽到風聲後第一時間跑過來質問他。
曹丕:\"“子建,孤順應天命當了皇帝,卻聽說有人哭,你說為什麼呢?”\"
曹植:\"“兄長,為什麼在大族之中兄弟一定會互相為敵?”\"
曹丕:\"“夠了。”\"
曹丕:\"“以前我當你弟弟處處讓著你,但你也太不剋制了。”\"
此後,兄長對他嚴加防範,但是礙於母親的壓力並沒有降罪,只好將他數次徙封。
從安鄉侯、鄄城侯到鄄城王再到雍丘王。
他也因此從大擺酒宴縱情享樂的貴族,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物件。
彷彿他們不再是兄弟,而是刀俎和魚肉……
同時,他深知自己失去了施展才能的機會。